最近读了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尔·卡耐基的著作。它被誉为改变人生的最伟大的励志经典。于是仔细品读,希望能从书中找出一些能够发掘自己潜力的方法。用心反思,竟然发现,它于我的教学工作也有着很大益处,卡耐基的教育理论,使我获益匪浅。
卡耐基做得最成功的地方,便是励志。
于是,我将书中的观点运用到我的语文教学中来,发现确实很有意义。同时,经过观察,发现在我的语文教学中也有不少的成功案例。
在工作中,我遇到最多的问题就是学生的课堂表现如何和完成作业的情况如何。
小W是我班一个女生,平常不爱说话,课上小组讨论时她也经常不参与其中,不思考。作业也经常敷衍了事,或是根本不交。
起初,我查出她没有交作业后便把她叫到办公室去进行“反思”。而她只是默默地不出任何声音地在那里站着,无论我问她什么,她都闭口不谈。于是我便很生气,她也很不开心。这个孩子给我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我在想,这个孩子究竟在想些什么?
后来,我向班主任了解情况。
结果令我震惊。
孩子的家庭情况是我始料未及的,母亲的离开的的确确给她留下了不小的心灵创伤。我于是开始试着去重新了解她、理解她。原来,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故事,或明媚,或忧伤。
我开始用心关注这个孩子。
渐渐地,我在她的作文和周记中,发现了她的闪光点,她喜欢读书,喜欢文字。我于是细细品读她的文字,试着去更深入地了解她。我不再质问她为什么不交作业,而是找到一个机会和她慢慢地交流,甚至只是同她聊天。虽然我还不清楚,这样做到底短时间内是否有哪怕是一点点的收效。然而一个原则告诉我,学生身心的“可持续发展”,是最值得我们关心的。
我问她平时喜欢做什么,喜欢读什么样的书。然后也给她推荐了一些适合她读的书,并让她明白,其实,成长的过程中遇到很多事情虽然我们无法更改,但我们决不能因此而放弃谱写我们应有的精致生活。卡耐基铸就的励志经典,其实是集他的经验所成。于是我告诉她,其实成长本身,就是一部励志经典。
从那以后,我渐渐发现,她的作业写得越来越好了,听课也专心了很多。她的良好习惯也在渐渐养成。从开学到现在,她渐渐跟上了其他同学的步伐,要求背诵的篇目也能用心去背了,成绩也好了很多。在课堂上我曾经多次表扬过她,她也对自己更加有信心了。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我对我的每一个学生都有信心,他们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特质,他们需要的,是广阔的天空。任何一个学生,尤其是处在成长期的初中学生,作为一个“个体”,我们都希望他们自然成长。侧面的启发教育是必要的,老师的一句话,可能会影响孩子一生。
让我们真正进入到学生的内心当中,帮助他们创造自己的励志经典——成长的历程。
(后记:我们要做的,正是帮孩子树立信心,用爱来感化、帮助学生。美国作家爱默生说:“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很大,只有采取不同的方法才能在实践中获得成功。进入到孩子的内心去,当然无定“法”,只有在实践中,细细体会、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