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家长园地】从十二岁到十五岁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9-12-14 16:44:00

 

——与初中孩子的学习生活有约

 

客观的题目,中性的副题。我必须怀着一颗谦虚的心与大家交流,为什么呢?教育孩子,我们真正是“自主经营”,没有因为职业不同形成的外行,所以,大家都各有一大套“商经”。但是,有“经营”就有成败,总结经验教训还是有必要的。

与孩子一起走入中学生活,梦想与责任是并存的。说梦想,从孩子的出生到上中学,多了更多的现实,也不乏远大;而责任,我认为需要做爸妈的制定详细的“岗位职责”。我的“岗位职责”,整个一流水账:孩子上学我上班,孩子放学我做饭,孩子学习我学习,孩子休息我交谈,孩子睡觉我入眠。其实,这是我根据家长会上老师的要求编制的:家长要加强自身修养,帮助孩子,鼓励孩子,减少影响孩子的事情等等。

帮助  说到帮助孩子,这里有一个定势:我们要帮助孩子;孩子需要我们帮助。方向都是指向孩子,单向性容易出现偏颇,所以需要方法。我在思想上提高一种认识,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得益于青春期,身体长得快,精力充沛,思想敏感而活跃。帮助孩子加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有时还要帮孩子打赢思想上的“遭遇战”、“阻击战”、“迂回战”,这些大都是孩子错误的、偏执的问题。我常想,我没有法国大作家雨果那句名言中的“海洋”和“天空”,就一定要拥有那个胸怀,给孩子搭建一个中学生活的“升降舞台”。升高能望远,让孩子树立属于他的崇高的、远大的理想;降底则自感不安,然后不拘泥于现状。我做这个“导演”的体会是,避免说教。在家里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再说生活中的“油盐酱醋茶”以及酸甜苦辣咸,说多了落俗套,孩子反感。那怎样做呢?依靠文字的力量。大多的时候,我把想到的、看到的、要说的、家里的、大街的、远的、近的、甚至陈年隔代的,写出来让孩子看看,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的思想和认识。

在孩子学习上的帮助,就是配合老师的教学让孩子完成作业,全面、准确地掌握学习的课程,对书本上的知识尽可能地择时给予边缘化、丰富化。督促孩子查漏补遗。

鼓励  常规方法很多,但我做过的一件事印象很深,有一次听孩子同学的一位家长说起对孩子学习的失望,我几近伤感,回到家告诉孩子时情绪低落,我对孩子说起希望他所有的同学都学习努力进步,有时间一定帮助那位同学和家长的话,孩子很受感触。我还用家人的努力奋斗“裹挟”孩子,跟孩子约定学习比赛。

   爱孩子,我们说教育孩子是一项大工程,那么教育自己的孩子当就是一件艺术品了,这需要很多的能力和东西,都包括在一个“爱”里,营造家庭和谐小气候,做事说话富有耐心、恒心,忍受寂寞和孤独等等。爱孩子,还有一个误区,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我对孩子的要求是:身心健康,成绩优异,可持续发展,“三选一”,保底求高。

三年的学习生活留给孩子的收获现在看来绝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做人的根本是最大的财富。这跟四十中学的校训和很多的大中专院校的校训及教学理念是一样的,也跟教育以人为本和“传道、授业、解惑”的思想相一致。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一代代人师承传教把孩子比喻成小树苗。而今天,头脑里盛装了母校优良传统老师谆谆教诲的孩子,我更愿把他,把他(她)们比喻成一只小鸟,飞天空,长羽毛。如果胸怀国家,服务社会,那就长思想。

 

 

返回

上一篇:2009年第三期

下一篇:2009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