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之行感悟
首先感谢校领导给了我这样一次外出学习交流、开阔眼界的机会。在几天的行程中我们主要游览参观了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国家湿地公园,鹤城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五大连池,老黑山火山口,世界名泉及哈尔滨市的一些标志性建筑,这些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大庆国家湿地公园:大庆,是一座生态园林型城市,湖在城中、城在绿中。市区繁华、街道宽畅、建筑别致、广场恢弘、环境幽雅;大庆湿地如颗颗“珍珠”,泛着光辉同遍布的“磕头机”遥相呼应,为大庆这座刚毅的城市增添了几分“柔美”,彰显出“和谐”的韵味,魅力大庆,也因湿地而更美更和谐。
扎龙自然保护区:举世闻名的扎龙自然保护区以独具特色的魅力成为祖国北疆的一颗璀璨明珠,物宝天华,人杰地灵。一望无际的芦苇荡,清澈飘香的空气,原始的湿地景观,热情好客的扎龙保护区工作人员,特别是美丽的丹顶鹤,让人难忘,令人向往。
五大连池:老黑山也叫黑龙山,1720年喷发,1721年再次喷发,史料记载至今已喷发过6次。石龙景象举世罕见,远看像大海汹涌的波涛,近视则怪石嶙峋,千态万姿,形态生动奇特,是观赏熔岩形貌的决好去处。
世界名泉观光区:位于五大连池风景区城区的中心部位,主要由南饮泉、北饮泉、翻花泉、二龙眼泉和相关的一些景点组成。南、北饮泉隔道相望,但两泉的口感却不一样,疗效也不一样。
哈尔滨太阳岛:太阳岛碧水环绕,景色迷人,具有质朴、粗犷、天然无饰的原野风光特色,春夏秋冬景色各具特色,构成了一幅独具特色的北国风景画卷,素有“北国风光赛江南”之美誉。
哈尔滨中央大街:中央大街虽非哈尔滨市最长的一条街,但却是涵括了西方建筑史上最有影响的四大建筑流派(有常见的起源于十五、六世纪的文艺复兴式,十七世纪初的巴洛克式、折衷主义,以及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新艺术运动建筑)有市级保护建筑13栋,这些建筑体现了西方建筑艺术的精华,使中央大街成为一条建筑的艺术长廊。
……
同时有幸能和我校的其他优秀教师同行,更是让我感受到了这些优秀教师除了教学外的人格魅力。(李振辉老师,刘建国老师,魏景利老师的睿智幽默;王萌老师,陈国星老师的乐观开朗; 语文刘颖老师享受生活的怡然情趣;刘钧老师的开朗热情…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用一句话来概括我的这次东北之行便是——行伊始,意亦生;行已终,意更浓。
在这几天的行程里,大庆纪念馆的参观最让我难忘。这里不但是大庆市最知名的地标建筑之一,同时也是这个城市的精神所在,灵魂所归。纪念馆于2003年10月8日王进喜诞辰80周年之际奠基,2006年9月26日大庆油田发现47周年之际正式开馆。其建筑风格独树一帜,纪念馆主体建筑鸟瞰呈“工”字,侧看为“人”字,表明了其工人纪念馆的身份。铁人活了47年,纪念馆的花岗岩阶梯也有47级。纪念馆的展览是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石油魂”为主题,以王进喜的生平业绩为主线,以大庆油田发展史为副线,集中展现了铁人王进喜的生平业绩以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大庆人很重视铁人给他留下的精神财富,铁人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活生生的榜样。铁人的精神不是生编硬造出来的,他所代表的石油工人的精神创造了这个城市,也创造了共和国现代的石油工业。
参观完毕,走出展馆,我真的很感慨,很激动,那是一种能在精神上领略一颗强大的心灵的激动。那时你才能真正体会到这些朴实话语所蕴含的豪迈气概。
铁人的誓言——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铁人的追求——干工作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要经得起子孙万代的考验。
铁人的志气——我们一定要把祖国建设得好好的,不受别人侵略,我们要在世界上喊得响响亮亮的,我们是中国人。
铁人的情怀——我们打井的,讲干劲,要猛如老虎。讲细劲,要细如绣花。一切成绩和荣誉都是党和人民的,我的小本本上只能记差距。
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经过时代的陶冶、实践的润泽,增加了新的内涵。它强烈的发展意识、积极的创新精神、旺盛的创业激情、现代的科学理性、自觉的人本理念,这些新内涵连同“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基本内涵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共同追求的优秀品质。“歌者使人继其声,师者使人继其志”。因此作为把教育当成是终身事业的教师,“大庆精神”给我们指出了更明确的方向。
首先,对学生的精神——关爱。
对学生的关爱,不仅仅是体现在教育教学方面,更重要的,是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激励和爱护。学生们的学习压力和竞争压力很大,我常常在想,如果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老师对他们的心里承受能力不闻不问,既没有情感上的关心,又缺乏实际教学中的针对性,那么,久而久之,他们的学习自信心肯定会逐渐消退,学习积极性也会被打击。这时就需要我们教师“讲细劲,要细如绣花”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不同的收获。
其次,对教学事业的精神——负责。
选择这个职业之前,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自己的责任有多大,更不懂为什么教师就像园丁,像蜡烛,但是在步入工作岗位的这四年多时间里,在与孩子们朝夕相处的快乐背后,我越来越感受到教师这个职业的特殊性。一方面,随着教学时间的增长,反而让我更加深深的认识到了自己教学水平的不足,教学方法的单一,知识储备的单薄;另一方面,我也时常在想,我的付出是否真的有价值,天天如此的生活难道就是我毕生的追求,我拿什么去延续我对教育教学的激情。但总是在矛盾的时候,我会看到余荣丽老师的兢兢业业,李鹏雏老师的细致用心,胡艳丽老师的踏踏实实,纪静老师的激情似火……,她们让我时常体会到她们对教育教学工作不懈的探索和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这种负责与执着的精神在我们学校经历的这个特殊时期更加突出的彰显出来。我相信作为年轻教师的我们,只要你有“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精神,坚守你的奋斗目标,不动摇,不懈怠的去努力,你就一定会成功。“人人身边有样板”这不仅是是大庆的优良传统,也是为我们指明前进方向的航标。
最后,对自身的精神——执着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生本教学的开展,给我们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大庆人那种始终如一的“困难面前有我们,我们面前无困难”的豪迈气概,始终如一的“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拼搏精神就是我们应有的面对各种困难的态度。
坚持传承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使之生生不息,成为我们的一种责任、一种使命。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形成不容易,坚持下来更不容易。所以更要从我们自己做起,为学生树立榜样,积极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传承下去,用“三老四严”、“四个一样”去塑造我们的工作标准,实现我们的价值。无论以后出现了什么样的困难,我都会永远记得苏轼的这首《定风波》,“莫听竹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