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教学研讨】浅谈通过自我评价提高初中生物实验实效性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10-06-03 16:47:00

 

摘要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的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尽可能地学会反思和评价,生物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实验的顺利有效开展有利于学生生物学素养的提高和能力的提高,笔者认为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提高初中生物实验的实效性。

关键词  自我评价   初中生物实验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倡导“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1],重视学生自我评价对学习活动的促进作用,强调“在重视教师及他人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评价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通过学生自主的自我评价,能够使学生的学习由外在的压力逐步转向内在的需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研究表明,如果学习者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结果以及学习体验主动地进行回顾、审视、分析和评价,那么就能够实现学习者自我发展的目的。

另外,初中生正处于同辈群体影响力大大提升的阶段,同辈群体的学习行为或学习成绩会较大的影响个体对自己的评价。就身心发展规律而言,个体在进行自我评价时,往往会先和别人比,进而判断评价自己。同时,同伴的行为、态度、成绩对个体也会产生一种榜样示范的作用。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生物实验教学和生物实验的开展在生物教学中占据很大的比例,尤其是近几年石家庄将生物实验考核纳入初中生毕业升学成绩后,生物实验教学的实效性越来越受人关注。

目前,日常的初中生物学实验开展的现状却不容乐观。现在的初中生已经完全是90后的天下,他们的特点是:好奇心强,知识面广;个性张扬,缺乏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 追求快乐,追求幸福,但不愿付出辛苦,缺乏毅力;散漫成性,自以为是。他们非常喜欢上生物实验课,但是生物实验课的效果不好。在教学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上实验课进实验室学生满脸笑容一脸期待,面对课上老师必要的提示与启发提问要么一脸茫然无法进入情况要么极不耐烦,操作开始一片混乱,手忙脚乱,如无头苍蝇一般,由于实验器材较少,实验目的性差,虽然也是热情投入,但持续度很差,下课铃声一响,匆匆打扫战场,若问效果如何,如同一堂手工课。

可见如何引导学生严谨认真的对待生物实验,提高生物实验的实效性,是生物教师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经过对以上几个问题的认真思考、对相关理论的学习尤其是后期笔者与同事在生物实验中考前的辅导经验,笔者认为在初中生物实验课堂中采用学生两人小组内部的、针对生物实验目标的、总结性自我评价,结合小组内部的互相评价展示,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也是符合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生物课程标准针对学生评价的要求的,并且能够提高学生生物实验的实效性。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1、学生自我评价的界定

从教育评价理论角度讲,自我评价是被评对象依据评价标准对自身所做的评定和价值判断。[6]学生学习中的自我评价指学生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自己的学习作出分析和判断,并对自身进行自我调节的活动。自我评价既是一种学习策略,又是一种能力。作为学习策略,有效的自我评价会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及时进行调节和提高。Zimmerman(1998)也指出,自我评价是一种重要的自主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者使用自我评价的次数明显多于自主性差的学生[7]

个体自我评价有横向和纵向两种。横向是指个体通过与他人比较来评价自己,纵向是指个体与以前的自己比较来评价自己。从横向过渡到横向与纵向相互结合的自我评价,是一个连续不断的过程,是一个升华的过程。

2、学生自我评价的方法

⑴自我分析式评价,这是教学中的一种形成性自我评价方式。⑵自我整理式评价,要求每位学生都自主建立个人成长记录袋,将自己日常学习活动情况记入记录袋。⑶自我总结式评价,自我总结式评价可以分为自我诊断、自我比较反思和自我提高三个阶段。

本论文中所指的自我评价主要是针对自我总结式评价,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据一定的生物实验目标和参照物对自己的生物实验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对生物实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生物实验学习方面做出分析、判断和反思,并且能够总结性的在小组中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对自身的生物实验学习进行自我调节的活动。

三、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本研究样本源自石家庄40中学06级参加生物实验中考的全体学生,因为是在06级全体学生中随机选择,因此与其他选择物理、化学实验的学生没有明显差异,由于都是同一时间进行练习,与其他兄弟学校的学生从实验技能上也没有明显差异,起点相同。

实验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对全体学生进行了培训,主要是⑴对学生进行了分组,同一自然班的学生每2人一个小组,此工作在各班班主任的协助下进行,从学生的成绩、性格、表达能力等方面进行互补性分组⑵对学生进行了实验目的性教育,明确各个实验的原理、目的、步骤,特别是要记住各个实验的操作步骤。各个实验由辅导教师分别录像并配有讲解,再分头到各个班进行讲解,使学生对整个实验过程一一了解,初步避免学生到实验室如无头苍蝇一般的混乱情况。通过实验的分类录像展示,学生已经进行了隐性的自我评价,他们已经开始将教师的操作作为初始榜样,并且进入了“愤启”状态。⑶各个班级建立不同的鼓励和监督机制,由各个班主任协同完成。

实验的实施过程:

⑴第一阶段,以教师的录像演示为模板的初期自我评价过程。这一过程中,学生第一次进行实地练习,主要是熟悉的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互相配合,一桌桌巡视,一个个学生进行观察,了解每组实验的真实进行情况。这时的学生进行的自我评价都是隐形的,他们会在自己的真实操作和教师的模板操作中进行横向对比,会发现许多问题,教师需要适时解决并指导。针对每一个实验尚不需要严格控制时间,但是对实验细节要把关严格,比如学生实验每人都有一套实验器材和药品,对使用的顺序,使用量,规范取放的方法都注重细节的落实。教师还要及时的对全班学生的试验情况做简单总结,一定要大力对做的好的给予表扬,还可以请其再在全班对几个小细节进行示范展示,此时,就是进入本实验的另一个隐性自我评价的阶段,在学生身边树立榜样,仍然是横向的自我评价。

⑵第二阶段,仍然是相通的实验,学生已经基本熟悉实验过程,可以独立无提示的进行生物实验操作了,此时他们的好奇心和谨慎度都有所降低,因此,此次采用操作正确的学生做连续性示范,实验结果异常或者无法顺利完成实验的学生同样在全体面前首先进行自我评价(原因剖析),然后,由全体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为其出谋划策,共同解决问题。其实,在学生为同伴出招的同时,对自己的生物实验已经进行了一次自我评价,同样,在接受别人支招的同时,自我的反思和修正也跟着提高。这样的评价再次将学生的兴奋点提高。

⑶第三阶段,按照中考实验要求严格卡时间,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实验结束后学生自行交流实验经验,进行分析提高。

⑷第四阶段,由2人小组的学生互为监考老师和考生进行实验模拟考核,并且在考核结束后互相点评。

⑸生物实验模拟考试,打分并标明原因,供学生自我评价反思。

经过以上5个阶段的训练,在每个阶段中,学生都在进行不同程度和不同广度的自我评价的训练,生物实验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并且生物实验的实效性更是得到了很大提高,在短短一周的时间内,就由不知道不会操作进步到生物实验考核全部满分的状态。

总之,学生只有很好的了解自己的情况,做好自我评价,才能做到提高兴趣,在成长中不断完善自我,养成学习的主动性。

 

参考文献

[1] 李方 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2

[2] 裴新宁主编.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3] 吴钢 现代教育评价基础 学林出版社1996

[4] 刘志军.关于教育评价方法论的思考[J]教育研究,1997(11)

[5] 杨治良等 元心理与学生素质和社会发展研究.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

[6] 张承芬.教育心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2

[7] 张春兴.教育心理学.台湾:台湾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8] 赵保钢等,初中物理课程评价改革探索.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9] 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 新华出版社1999

[10] 王汉澜 教育评价学 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

[11]余文森,吴附平   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057

[12]吕世虎,巩增泰   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中国人事出版社,200458

[13]崔金祥 浅析初中生物实验教学  教学研究  200835

返回

上一篇:2010年第一期

下一篇:2010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