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润物无声】做一名学习型、智慧型班主任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10-06-03 16:53:00

 

2004年送走毕业班后,一直到现在已经有五年没有担任班主任。直到现在还能清晰地记起,2004年的619,我习惯性的站在小操场上,看班里是不是熄灯了,同学们是不是都走了。愣了一会儿才记起,今天是最后一天上学,开完中考动员会,同学们早就回家了,学校里已经一个学生都没有了。心中忽然感觉很失落、很伤感,与之朝夕相处三年的学生们都离开我了。多少次因为他们犯错误时,自己又气又恨,咬牙切齿,巴不得他们立刻就毕业,再不要让我看到。可这一天真正到来了,感觉却是如此心伤。

不当班主任的日子,着实让我幸福了一阵子。再也不用为学生犯错误而生气,再不用为了与学生谈心而不能按时下班。可是时间一长,发现自己与学生疏远了,与同学们之间的话题除了数学之外,再无其他。学校一年一度的师德月演讲需要写征文,想了半天,发现自己的素材竟如此贫乏。

今年9月,我再次接班,这对我来讲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中途接班,又是初三,我感觉压力很大。和这么多位有经验、有活力、有朝气的班主任一起工作,先进理念的欠缺,管理手段的匮乏,使我觉得:我落伍了。为了顺利接班,我不厌其烦的向很多位老班主任请教,反复修改自己的工作计划,利用假期读了很多班级管理的书籍。这次又有幸去北京参加第四届全国中小学班级管理创新暨班主任经验交流大会。我深深体会到,我是一名教师,可我更是一名学生,一名永远的学生。

这次为我们作报告的都是一线教师,都是非常优秀的班主任,他们以平实的语言,生动的案例,阐述了自己独具一格的班主任工作经验和班级管理的具体措施,以及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的技巧和应该具备的素质。通过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教育方法,受益匪浅。

一、全接纳,慢引导,用爱心对待每一名同学

1、接纳孩子的优点,更要接纳孩子的缺点。每一名老师都喜欢品学兼优的学生,可是那些在我们眼中还不完美的学生更需要我们的关怀。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可是作为一个母亲,我深刻体会到,每个孩子都是母亲心中的宝。不论这个孩子有多少缺点,作为母亲对孩子的期望都是一样的。作为一名班主任,对待每一名学生,要有对自己的孩子一样的亲情,还要有对学生的责任。作为老师,我们看待学生更客观,更能清晰的认识到他们的优点和缺点。接纳他们的优点很容易,接纳他们的缺点却很难。也许我们会因为一个缺点而否定了这个学生,而这可能是对他最大的伤害。每个学生都会犯错误,但这错误行为的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个善良的缘由。因为这个善良的缘由,我们要去接纳 他,要再给他一个机会,要用爱引导学生走出误区;同时我们要引导他发现自己的优点,不断去强化,让这优点成为一种习惯,让他找到自信,引导他们做到更好。

2、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心声。作为班主任,总是希望自己的学生出色,不要出任何问题,而这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学生犯了错误,我们往往会震怒,无法冷静下来去倾听他的心声。可能我们的一次疏忽,让学生永远不会再向我们敞开心扉,也许这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永远也无法拉近了。一名班主任,无法做到与学生心灵的沟通,那你永远也不会是一名成功的班主任。郑丹娜老师说得好: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怎么说,孩子才肯听。我们要给他们这个机会,让他尽情的说,而我们要全神贯注地听,我们要冷静下来,注视着他,倾心地听,要切实理解他们,关注他的感受,然后我们再去说,在理解接纳学生的情况下去说,才能起到引导的作用。有一句名言叫“蹲下来看孩子”,我们老师就应该蹲下来与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以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这样才能真正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为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在教育学生时,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收到“亲其师,信其道,受其术”的效果。

二、以夷制夷,让学生做自己的管理者

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或多或少都有逆反心理。我们规定的,不一定是学生认同的;我们给予的,不一定是学生需要的。班主任最头疼的事情,是学生不听话,不遵守纪律,主要是因为学生的逆反心理,认为班规班纪是我们强加给学生的,他们并不理解这些班规班纪是为了让他们更好的发展,是为了让他们少走弯路。只有启动学生的内驱力,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周同丽老师作为一名职中的班主任,面临的学生比我们更具有挑战性。正因为他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才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初次与学生见面,首先给学生的就是“你是这个集体的主人”,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班规、班训、班戒,建立自己班的素质教育手册,取得同学们最大限度的认同,让班主任的管理变成学生的管理,让学习成为学生自己的事情。

三、做一名智慧型的班主任

一位称职的班主任,应该是睿智博学,管理方法多种多样的;一位优秀的班主任心中要有一种永不衰竭的求知欲望,要不断吸取新信息、新知识、新理论,不断充实自己。班主任要善于运用周围的教育资源,善于抓住教育契机,成为学生喜欢的班主任。假期时聆听了高金英老师的报告,对这一点诠释的更加淋漓尽致。老师把很多有趣的小故事适时的插入到自己的教育中,不失时机的让这些小故事衍生出大智慧。一盲人背着一个瘸子,忽然瘸子大喊沟、沟、沟……’盲人接话欧来欧来,两人一起掉入沟中。在哈哈大笑中,老师已经把打瞌睡学生的注意力成功的拉回到课堂中。这些笑话、故事我都听过,可从来没有像老师这样将它们恰当的运用到课堂中、运用到教育孩子身上。看来教育并不像平时我们抱怨的那样没资料、没内容,最主要的是我们抓不住时机,没有恰当的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应用到教学工作中。老师的演讲这一点对我触动最大,我也开始留意平时看得到的一些哲理小故事,有意识的记下来。

我知道,我距离一名优秀的班主任还有很远,但我希望用自己的耐心、智慧和爱心诠释这一份工作。我希望做学生生命的牧者,我希望做学生生命的贵人。

最后我想用我发现的一首小诗与诸位老师快乐共勉:

都说你是最小的主任,管着长不大的一群;

都说你是最棒的园丁,画出了我们成长的年轮。

都说你是最大的官,管着未来的部长、将军;

都说你是最好的人,就像我们的父母双亲。

粉笔白白黑板黑黑,你一笔一画告诉我们是与非;

教鞭直直讲台方方,你一言一行都是谆谆教诲。

啊,班主任,你给了我们真善美,让我们把理想放飞。

返回

上一篇:2010年第一期

下一篇:2010年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