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新生刚进校,对学习的热情高,而且纪律性也很好。但是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后,有部分学生开始在纪律上和学习上掉队,他们中有部分人会最终变成所谓的后进生。后进生是学校教育中出现的一种普遍现象,不管是一些所谓的薄弱学校是还教育教学水平较高的学校,后进生的出现似乎都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只要我们分析出后进生的形成原因,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教育得法,是能够尽量减少后进生的出现的。
我们先来看看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后进生形成的原因很多,归结起来既有主观原因又有客观原因。
一、主观原因有以下几点:
1、这些孩子的自卑心理强,他们的学习基础差、成绩差、守纪自制能力差,在学习生活中,很少得到教师、家长的表扬,跟成绩好的学生相比自惭形秽,心理压抑。即使付出了努力,取得了一点成绩,也怀疑自己事事不如人,最后自暴自弃。
2、他们的自信心严重不足,后进生渴望身边的教师、同学对自己“以诚相待”,不歧视、不讽刺、不揭短,害怕受人冷落。在学习生活中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又害怕做不好,总以失败者的心态参与学习,对自己缺乏信心。如作业中即使自己做对了也不敢相信自己,对成绩好的学生哪怕做错了,也认为必对无疑。
3、后进生的挫折感强,学校教师、家长较看中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后进生的学习底子薄,即使努力之后有所进步,也难以得到各方面的奖赏,甚至是一丁点的表扬。同时,因纪律不好,还经常受到责骂,回到家里还是受批评。于是,悲观失望,过一天算一天,对任何事情难以产生兴趣。
二、后进生的形成还有如下几点客观原因:
1、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有些孩子的家庭比较特殊,特别是单亲家庭还有隔代抚养的孩子。这些孩子中有的在简单粗暴的家庭教育环境下长大,有的在极端溺爱之中长大,极易形成不健全的人格特点。
2、不良的社会风气,当今社会是一个物欲横流,缺少正确的道德引导的商品经济社会,孩子们走出校门之后很容易受到这种社会风气的不良影响,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不良的传播媒介,特别是网络的普及,使得一些不良信息得以迅速的传播,孩子们对这些信息缺乏辨别能力。
下面我们再来看一看初一新生的特点,初一新生刚刚步入中学的大门,新学习环境、新认识的教师和同学,尤其是新的学科,如生物、地理、历史等,内容丰富多彩,是他们小学时未曾接触到的,这些使他们产生从未有过的新鲜感受。他们会对初中生活充满好奇和憧憬,渴望马上融进新的生活中。初一学生自我意识开始发展,他们有了一定的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能力,也开始注意塑造自己的形象,他们中的一部分孩子虽然小学时的学习习惯并不太好,成绩也不理想,但同样会对初中生活产生美好愿望,在学习和纪律方面会认真努力,力争给老师和同学留下一个好印象。但由于他们的知识经验还存在局限性,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还处于萌芽阶段,神经系统调节能力也较差,容易受外界影响。如有些学生顺利时盲目自满,遇挫折时则盲目自卑,沮丧泄气;而且他们彼此之间的情绪感染性较强,做好事和做坏事都有从众心理。他们的独立性和自尊心增强,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有了参与感,希望独立自主,摆脱成人对他们的"束缚"。但毕竟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坚持性、独立性还不够;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在生活、学习上对家庭和学校仍具有一定的依赖心理。如有些学生平时经常对父母说:“你不用管我了”,但在学习和生活中一碰到具体的困难,则很自然地希望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帮助。
结合初一新生的这些特点,我觉得只要我们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可以尽量减少后进生的出现的。
首先,教师应改变自己对后进生的认识,后进生是可以转变的,关键在我们所采用的措施。我认为,作为教师必须认识到转变一个后进生同培养一个优等生同等重要。若一个教师不能开展转化工作并取得实效,不能算是一个优秀教师,一所学校若不能做好后进生转化教育管理工作的,不能算是一所合格的学校,谈不上贯彻素质教育,更不用说 “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因此,教师应端正认识,增强全面育人、提高全体学生素质的责任感,大力推动后进生的转化工作。
其次,初一年级新班主任要独具慧眼,在开学之初根据学生的特点预判自己的学生,给予那些特殊学生(比如学习习惯差,小学成绩不理想,家庭环境特殊等)一些特别的关爱,尊重、关心他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尽量避免因为孩子的主观因素造成后进。我班的小邹同学小学时所在班就是所在学校有名的乱班,学习习惯很差,底子很薄,刚一开学英语课就跟不上,经常不交作业。我得知这一情况后找他谈话,提起他不完成作业的问题,他很自卑,说自己根本学不好英语,我当场让他在写下26个英文字母,他工工整整的写在了纸上。我看了他写的字母后对他说,你的英文写的很漂亮,而且26个字母一个不差全写了下来,甚至连顺序都一个没差;而我听说你小学的时候根本背不过26个字母,这说明你已经很有进步了,我相信你完全可以学好英语这门学科,不信你试一试今晚回去背20个英语单词,肯定背得又快又好。结果第二天英语老师跟我反映,小邹的英语听写成绩进步很大。第二天我又找到小邹,对他说英语老师表扬你说你的英语进步很快,并且给他出主意说,如果你每天背20个单词,那你英语成绩能上90。从那以后,小邹每天主动要求家长帮他听写单词,英语成绩也越来越好。
第三,班主任老师要帮助孩子尽快摆脱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使家校形成合力,一起助推孩子的成长。我班的小黄同学在小学时是个全校有名的差生,经常逃学,上课捣乱甚至在学校打架。家长教育方法不太得当,在小黄犯了错以后回到家就是拳脚相加。小黄虽然在家里屈于父母的威严装作很老实,但是心里很不服气,到了学校还是老样子。家长很苦恼,学校老师也没办法。初中升入我班之后,一次家长会中我在小黄妈妈那里了解到了这些情况,我当时非常高兴的告诉小黄的妈妈,孩子现在进步简直太大了,不但没有出现过小学是哪些情况,课堂上也能够跟着同学们一起学习了,课下作业也能够完成了,回去一定要好好表扬一下您儿子。其实他有的时候上课还是会走思,有时候也会违反校规校纪,有时候还会不完成作业,但是这些我都没有说,我只是告诉小黄妈妈,孩子现在长大了,懂事了,不能动不动就是打了,要多给孩子讲道理,多表扬孩子的进步,给孩子上进的动力。结果从那以后小黄更加听话了,各种情况也越来越少。
第四,班主任老师要搭建好平台,给学生提供表现的机会,孩子们都有些许缺点,但也都有很多优点。若能细心找出他们的优点加以鼓励,推动其发展,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样是开学之初,我班的小鹏总爱迟到,而且表现出了很倔的脾气,听其他同学说他小学时爱玩电脑游戏,而且现在可能还在玩。我没有急于给他捅破这件事,只是偷偷的观察他。我发现他在说话的时候声音很洪亮,在军训期间很乐于表现自己,身体结实也比较高,于是就安排他做体委,一段时间的训练之后,基本上成为了一个合格的体委。同时我在思想上对他进行了有力的引导,慢慢的我发现他迟到的情况越来越少,而且上课的状态也越来越好了。
第五,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让每一个孩子学会自我认识。对照《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和《班级规定》的规定,通过一些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学生的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按照中学生的要求规范自己,检查自己并提出努力方向。教师要培养他们的道德情感,使他们对真、善、美热爱追求,对假、丑、恶憎恨厌恶,使他们具有自尊心、自信心、上进心、同情心。教师要培养他们的自控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使他们遇到事情能够抑制自己的冲动情绪,冷静思考,判断是非,理智地思考。学校可以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的一点一滴并反馈给学生,让他们学会评价现实中的“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在自我教育中不断地进步。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这是一股强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如果教师爱护学生,关心学生,学生亲其师,就会信其道,才能效其行。对待后进生出现的问题,教师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尊重他们的人格,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只有这样,孩子们才有可能沿着老师的期望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