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教学研讨】浅谈中学英语教师课堂话语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10-06-09 08:26:00

 

Nunan1991)指出,“教师话语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及学生的语言习得两者都是至为关键的,这不仅因为教学内容只有通过完美的教师话语的组织与传授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且因为它本身还起目的语(target language)使用的示范作用,是学生语言输入的又一重要途径。” 可见教师话语的质量的好坏往往直接影响与决定教学效果的好坏。

  一、英语教学话语

  (一)教师的导入用语

  导入语是教师讲授课程新内容的导言,是引入课程新内容的第一个重要的课堂教学环节。作为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如果我们能在导入部分成功的将学生带入我们要教学的语言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与热情,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成功了一半。导入语既要有趣味性,概括性,启发性,又要融入新知,承前启后。

  试比较下列两个以讲解Disneyland的导入语。

  例1

  T: This morning I will introduce Disneyland to all of you. After learning, you must tell me what you have learned. Now, turn to Page

  例2

  T: ( give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bout Disneyland characters and play the song can you feel my love tonight )

  Today we will have a trip to five Disneyland park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Are you ready? We will start.

  相同的话题,例1 的导入古板枯燥,本应该是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此时让学生提不起兴趣;例2 则是通过从听觉,视觉上对学生的刺激,又把本课设计成一次旅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那么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我们面临的教学资源并不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这时导入语的设计更需要我们去花心思。

  比较下面两则教写 Found and Lost 的导入语。

  例1:

  T: Today we will learn how to write Found and Lost.

  例2

  T: (looks worried, without the text book ) Im sorry but I cant find my text book, can you help me to find my English book?

  例1 选择的是直接倒入,但是枯燥无味,而例2 则是情感式导入,教师配合一定的面部表情和动作,使之与教学内容相协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其积极性。

  (二)教师的提问用语

  教师的提问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组织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一次成功的教学离不开教师的提问技巧,如何问、怎么问、什么时候问都需要教师精心设计。可以说英语教师课堂提问的话语形式、内容和质量影响着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

  如在学生读完人教版九年级unit12 reading: Youre supposed to write quickly! 之后教师设计的几个问题:

  1. Whats e-mail English?

2. Where does e-mail English come from?

  3. What do these e-mail words mean?    BRB, CU2morrow, ASAP, CU, BTW, CUL8r         

4. What do you think using e-mail English in a testCan you tell me the reasons? Share your ideas with your classmates

  在这四个提问中,前两个属于展示式提问,教师事先已知道问题的答案,这两个问题的设置旨在帮学生检测和评价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第三个问题属于参阅式,是让学生通过回忆文章内容得出答案,目的是进一步引起学生的兴趣;第四个问题属于非回顾性提问,主要是学生通过利用已知的信息进行综合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非回顾性提问属于高一层认知水平的提问,答案具有开放性和多样性,能发散学生的思维。这样又目的地去设置问题,让问题具有层次性,能使各个层次的学生受益。

  (三)教师的讲解用语

  中学英语教师面临的十几岁的中学生,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又很强得求知欲望与模仿能力,这就决定着中学英语教师的讲解用语要简化准确,尽量避免语法、语用错误,让学生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

  1.讲解用语的简化准确:简化并不等于平铺直叙,呆板。简化准确的课堂用语能引导学生思辨、分析、推理,我们可以通过设问,类比等多种形式来实现。

  2.语法语用的准确:在情景交际中,学生们经常遇到这样的句子:You are so nice on this red coat. 而这时学生所选的答案往往是 Dont say it like that 或者是 just so so. 导致这种错误的原因主要是学生将学过的句子运用不到合适的情景之中。

  3.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这里有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真实的例子:圣诞节来了,学生给外籍教师送去了一份包装精美的礼物。外籍教师兴奋地问:“Can?I?open?it?now?”学生却不好意思地摇摇头,“No.?Its?only?a?cheap?present.”把外籍教师弄得十分尴尬。事实上,外国人收到礼物时,习惯于当面打开,连声叫好并表示感谢。不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导致了出现这种尴尬局面。

  (四)教师的反馈用语

  这里的教师的反馈用语区别于教师评价用语,在此过程中,教师关心的是回答的内容,而非语言本身。如下面这个例子:

  T: Which book do you like best?

  S: I like the story book best.

  T: Why do you like it best?( 话语性反馈)

  S: Because its interesting stories, I can learn something from it.

  T: Its exciting. Whom do you usually read the story with ? ( 话语性反馈)

  S: Myself.

  T: Can you tell us a story? ( 话语性反馈)

  S: OK.

  在以上对话中,教师与学生就学生喜欢的书这一话题在进行交流,这期间教师一共给予三次反馈,反馈中教师没有直接纠正学生话语中的语言错误(its interesting stories, I can learn something from it) ,也没有直接表明学生的回答是对还是错,而是采取提问的方式使得交流顺利进行,最大限度地引发了学生的话语输出。

  二、组织、引导教学的英语课堂用语

(一)教师的组织课堂用语

  初中英语课的时长大概是40分钟或45分钟,加上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要有效的完成各教学目标,要求教师的组织课堂及活动的语言必须要简洁明确。

  (二)教师的提问等待期用语

    教师提问后与学生反应,并回答问题往往有一小段的时间,它一般由教师控制,所以也是教师话语的一部分。在这段时间中,学生对教师的问题进行思考、理解、组织语言这样一个过程,可以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M.B.Rowe曾对课堂进行观察后指出:总体来说,教师在指定一个学生回答之时,等待的时间不足两秒,如果三秒后学生还不回答,教师就要干预了,或说出答案,或重复问题,或另请他人。Rowe强调当教师确实有耐心将等到的时间延长至3或5秒,将会有更多的学生更深的参与到课堂中来。在我们日常的教学中,我们应重视这几秒对学生的影响,让更多的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中来。

  (三)教师的评价用语

  教学的成功涉及多方面的因素,适时、正确、灵活地选用评价方式,会对教学成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Good/Very good/Great/Wonderful/Well done/Excellent/ you can do it 这是我们常用的鼓励性的话语,但当学生出现了错误,我们应怎样进行适时适当的评价。

  例如:当学though的用法时,学生造了这样一个句子 Though it is dark, but farmers still work on the farm.

  例 1 教师直接指出其错误或者由其他学生指出。

  例2 教师让各个层次的学生分别造句,并把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写在黑板上,让学生自己纠正改错,教师给予积极的评价。这样既纠正了错误,又保护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有继续开口的勇气。

  教学语言是经过深思熟虑, 有一定的目的, 给学生心灵震撼和启迪的教育性语言,英语教师的语言是学生所学语言的重要来源, 是学生掌握目的语的关键, 是学生了解目的语的手段,所以我们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加强英语基本功的练习,成就学生,同时也精彩自己。

 

返回

上一篇:2010年第四期

下一篇:2011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