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心灵指纹】青少年心理健康误区(十)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10-11-04 14:56:00

 

 81、出手阔绰就能赢得别人尊重

  你学习成绩一般,但花钱却很“潇洒”;你经常有事没事地请同学去看电影;要是哪个同学帮助了你,你会大方地请他去吃肯德基或麦当劳;与同学一起去游乐园的时候,你也会“豪爽”地把门票全都买下来。你觉得这样做就能赢得别人的尊重,弥补你学习不好的不足。

  错在哪里?

  你这是一种典型的虚荣心理。你这样做,无非是想向别人表明,你虽然学业一般,但也有比别人强的地方。但你要明白,出手阔绰根本不可能为你赢得同学们的尊重,相反,只会给你带来鄙夷和不屑,最多再加上廉价的吹捧和虚伪的赞扬。而你之所以选择用大把花钱的办法来满足虚荣心的需要,可能一是你的家境较好,父母给你的零花钱比较多,二是你自己有赚钱的途径。但不管怎样,作为学生的你,所拥有的金钱毕竟不是取之不尽的,一旦你养成乱花钱的陋习,就可能会越陷越深,一没钱花就会感到别人看不起你,从而自卑、自闭,转化为更严重的心理障碍,那时你将更加痛苦。更可怕的是,你还可能因此而经常欺骗父母,或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走出误区:

  不要以为出手阔绰,别人就会高看你一眼。你那样做只能给人留下纨绔子弟的形象,让人觉得你很庸俗、很浅薄。在学校里,你只有勤奋学习,取得优异的成绩,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才能让人真正尊重你。你要摒弃虚荣心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你可以了解一下家庭的收支状况,在父母的指导下参与家庭财物的开支,把有限的钱花在最需要、最值得的事情上去。

  掘弃虚荣心理,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82、觉得自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

  你是一个性格比较温和的男孩,不喜欢运动,有喜欢看电视、读书等比较文静的爱好。在学校里你也表现得很听话,下课一个人玩。同学都说你没有男子汉的朝气,像女孩一样没出息。于是,你便也觉得自己不是真正的男子汉了。

  错在哪里?

  同学说你没有男子汉的朝气,必定是在你的言谈举止中看到了你的某些女性特征。可能你的性格在某些方面的确和女孩比较相似,但这并不影响你成为真正的男子汉了。你年龄不是太大,培养自己的性格还完全来得及,没有必要为你现在的性格感到很痛苦。你可以想一想是否在小时候有过女孩化的倾向,才沾上一些“女儿气”。如果有,那就是因为生活环境的影响。你要多加注意调整就行了。你如果为此事顾虑重重,就会影响到你的自信心和享受生活的乐趣,长期在这种压力下生活,还会形成心理障碍,严重影响你的身心健康。

  走出误区:

  男儿当自强,你自己要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不要困于苦恼之中。你可以注意一下平时的举止动作是否适宜。具体来说,男儿举止美要做到:“站如松,坐如钟,行如风,卧如弓。”从容洒脱的动作,将会给人以清新明快的感觉。大方而不轻佻,喜功而不自炫,自重而不自傲,豪爽而不粗俗,谦虚而不虚伪,困难面前不低头,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这都是男子汉的品格,你可以以此为标准完善自己的性格。当然你不能苛求全部具备,但至少要具备一部分。你最好把自己融进集体中,改变孤独的个性,让自己活泼起来。还可以请最要好的朋友,让他们“监督”你的言谈举止,发现“不像男子汉”的地方及时指出,以便于纠正。

  从现在开始塑造男子汉

  83 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

  自从上了中学后,你发现自己变了,总是不由自主地和父母对着干。虽然有时也知道自己不对,但也不愿改正自己的错误,总是不能自控地与父母吵。但每次事后你又都非常后悔, 你认为这是因为自己的心理不健康。

  错在哪里?

  你的这些苦恼是许多中学生都有的,你不必忧虑。你可能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很模糊,对青春期自身变化不了解,所以才会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青少年处在迅速发展时期,随着生活空间的不断扩大,社会实践活动的不断增多,认知能力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这个时期,你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事物,有独到的见解,喜欢质疑和争论。随着这种思考方式的转变,你产生了“逆反”心理,改变了对父母的看法,开始批评父母的言行,甚至“看不起”父母,但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够强,所以你会和父母对着干,你的这些心理反应是正常的。但如果处理不好则容易导致亲子关系不和谐,家庭不和睦。

  走出误区:

  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努力完善自我,你就能消除这种认为自己心理不健康的心理。在家庭里,你要多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考虑一些问题,学着去理解父母,多与父母沟通,这样就能使家庭关系更加温馨和谐,你也就拥有了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不会再为与父母争吵的事而苦恼了。你可以尝试自我教育,把自己作为教育对象,主动设计自己,并自觉地以实际行动努力造就自己,这样你就可以不断得到提高,使自己更加完善。你的情绪也会变得稳定,能够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积极热情地对待生活。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生活适应状态,你可要保持啊。

  正确认识自我,努力完善自我

  84、认为家庭条件不好便没有了出路

  你出身农村,家庭条件不太好,能上到中学就已经很困难了。父母都是老实的农民,无职无权,没有门路也没有钱。你觉得毕业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但又不甘心去种地。于是你就抱怨命运对你的不公平,认为自己没有了出路。

  错在哪里?

  当你的生活需要与家庭的有限物质条件出现矛盾时,你就产生了失望、沮丧、苦闷等挫折心理,认为这都是命运,认为自己没有了出路。小小年纪的你,心头便蒙上了这样一层阴影,对自己自暴自弃,这多可怕呀。没有人能选择出身,这也是不能更改的,但天生注定的命运是不存在的,你在命运面前也并非无能为力,非束手待毙不可。命运的主人是你自己,只有你自己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不要把“钱、权、门路”看得那么重,人改变自己生活道路的方式不是靠“钱、权、门路”,而是靠坚毅执着的努力。一味抱怨则屈从了环境,放弃了追求,这是弱者的哀声。相信你不会愿意做个弱者。

  走出误区:

  逆境一时,强者必胜。磨难是人生的财富,没有磨难的人生是不完整的人生。如果你能看清家庭条件不好也是一种磨难的本质,那它不外乎是个挑战,它不但能激发潜能,甚至还能带来良机。你要及时地调整自己,坚强起来,确立适合于自己的奋斗目标,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你还要看到有利因素,保持乐观的态度,学会自我安慰、发奋图强、满怀信心地去改变生活。不要抱怨生活,那是没有出息的人的事情,面对磨难,你能做的,就是加倍努力。只要努力,你就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你就能用自己的意愿去谱写生活的新篇章。

  战胜逆境,挑战命运

  85 盲目崇拜偶像

  现在这年月,你认为没有偶像简直就混不下去。看到同学都疯狂地去追星,你也不甘落后,于是正值豆蔻年华、喜爱做梦的你,很容易地就成为了铁杆“追星一族”。那些歌星影星全都成了你的偶像,你的房间里、书包上全是他们的照片,就连发型和语调、动作你也都模仿他们。

  错在哪里?

  青春期是最容易产生偶像崇拜的时期,也是热衷于在心灵的大漠上“造神”的时期,盲目追星是符合你的心理特征的。但是,过于盲目地崇拜那些偶像就不对了,尤其是那些好事没有、乱事多多的“劣质星”,虽长得潇洒,心灵却是丑陋的。如果你偏要去模仿那些“五毒俱全”的“呕像”,那你的“追星之旅”就极有可能成为“噩梦之旅”,这对你的一生都会产生十分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危及你的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你可要小心啦!再说,追星的过程很浪费时间,这一定会影响你的学习成绩,你要是因为追星而导致成绩下降,学业荒废,那可真就得不偿失了。到那时,你就是后悔得哭天抹泪也来不及啦。

  走出误区:

  追星也要讲究追什么星,怎么追。选择对了去追,可以给你平淡的生活增加许多绚丽的色彩,那难以言喻的快乐,痛快淋漓的宣泄,对缓解你的学习压力会起到很大的作用。你选择的偶像应该是一个品质优良的人,并且要有健康的人格,比如那些德艺双馨的艺术家,那些卓有贡献的科学家,那些著作等身的文学家,那些事业辉煌的企业家等,甚至那些品学兼优并取得突出成绩的师兄师姐都可以成为你心中耀眼的明星。你崇拜一个优秀的偶像,这是好事,但你要崇拜一个人就要实实在在地学习他的精神、他的品德、他的意志,要以崇拜为动力,达到提高自己的目的,这才是正确的追星方法。

  追星也要讲究追什么星,怎么追

  86 不愿意引起他人的注意

  由于你长得很一般,说话还有点口吃,你总是担心自己成为同学们嘲笑的对象。虽然你学业很优秀,但当老师提问时,你看到同学们投过来的目光,就会窘得回答不上来。因此,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你总是躲在最隐蔽的角落里。即使在你很擅长的一些集体活动中,你也会一个人躲得远远的。

  错在哪里?

  因为自己有缺点,担心被别人嘲笑,就将自己和集体隔离开来,这表明羞怯心理已经牢牢占据了你的内心。在这种心理的支配下,你会越来越羞于见人,无法和别人进行必要的交流和沟通,一方面会影响到你的交往,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你的学业。另外,这种羞怯心理如果不尽早剔除,还有可能导致更为严重的后果——自卑,危害就更大了,它会严重影响你的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

  走出误区:

  相貌丑陋或者自身有别的不好的地方,这都不是错误,没有必要整天背着羞怯的“黑锅”,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羞怯”心理产生了也并不可怕,通过努力是完全可以克服的。你要增强自信心(别忘了你还有优秀的学业),鼓起勇气,多参加集体活动,在实践中锻炼和发展自己。只要有勇气,羞怯的心理就会不攻自破。因为勇气对于羞怯而言,就像是一座桥。当你通过了这座桥时,就可以步入广阔而多彩的学习生活。除了有足够的勇气之外,在平常的生活中还应当注意多表现自己,你可以把你的优点和所长充分展示给别人,让别人对你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忘记你的那些所谓的“缺点”。

  放下羞怯包袱,在实践中不断增强自信

  87 总认为时间不够用,弄得整天焦虑不安

  你总觉得时间不够用,好多想做的事情都做不完。每天放学,没写完作业就得吃饭,饭后看一会电视又得赶紧写作业,完成作业后又到了睡觉的时间了。因为时间不够,你有许多事干不了:买了书,看不完;想学画,没时间;房间乱了,没空儿打扫……于是,你整天陷在焦虑不安中难以自拔。

  错在哪里?

  时间自古就有,也永远都不会消失,它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其实,不是时间总是不够用,而是你把时间都浪费掉了,却还在为没有时间而苦恼。你想一想,你是不是经常坐在电视机前,在不知不觉中,几个小时就消磨掉了;或者与同学一起打扑克,任由时间悄悄溜走。你可以计算一下自己的时间:早上起床后穿衣吃饭用半小时,如果你630起床的话,800才上课,那你这段时间是怎么安排的?中午放学后空下的时间你又干了些什么?下午放学后就是写一小时的作业,看一小时的电视,那不还有好几个小时可以利用吗,怎么可能不够用呢?

  走出误区:

  你要充分利用时间,不要浪费。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肯挤,总是有的。你要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你可以为自己制定一个时间安排计划,把吃饭、睡觉、学习和休息娱乐等各项活动都安排协调好,然后坚持执行,这样你就会觉得时间掌握在自己手中了。你还要利用好空闲时间,改掉一些容易造成时间浪费的坏习惯,比如没有节制的看电视、玩游戏等。只要你按以上方法做,相信你就会成为时间的主人,不会感到时间不够用了。

  合理安排时间,做时间的主人

  88 面对考试有惧怕心理

  你平时的学习成绩一贯很好,可是一进到考场里面,你就紧张得出奇,平时滚瓜烂熟的东西也记不得了,尤其是遇到一些比较难和陌生的题目时,大脑就开始思前想后,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越是着急想迅速平静下来,越是感觉心跳加速、头胀耳鸣、口干冒汗,甚至中途多次想去厕所。这么一折腾,成绩往往不理想。现在又发展到每当快考试时,你就开始担心,害怕这种现象又会发生,弄得学习都无法正常进行。

  错在哪里?

  这种在考试中出现的一系列反常表现,在心理学上称之为怯场现象。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与你的课业负担重、考试频率高、父母给你的压力过大有关。但更重要的是由你的自信心不足、考试期望值过高或你的心理承受能力差所致。在考试前,你对考试看得很重,一遍一遍地对自己说:我一定要考好,千万不能考砸了。在这种心理压力下,一旦遇到小小的麻烦你就会紧张,乱了方寸。再加上你自信心不足,心理承受力又差,即使碰到非常容易,完全可以做出来的题目也犹豫不决或手忙脚乱。如果你在考前复习过于紧张或睡眠不足造成用脑过度,使头脑在考试中处于抑制状态,也会引起怯场现象的发生。

  走出误区:

  考试,不仅是对知识能力的检验,更是对心理素质的考验。要避免怯场现象的发生,就要踏踏实实地复习好,系统地牢固地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树立自信心,这样就能在考试中把现有的水平发挥到最佳程度。在时间、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你要抓住老师明确指定和反复强调的重点内容和自己薄弱的地方复习。如果你对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你就可以满怀信心地去应考。即使开始有些紧张,随着考试进展的顺利你也会使心情逐渐平静下来。当遇到困难的时候,你不应自暴自弃地认为“完了”,而应想到“我觉得难,别人做着也不会容易”。不要惊慌,你可以先放下试卷,揉揉脸部或伏案休息片刻,做做深呼吸,这样会有效地消除紧张,为考试提供个良好的心理状态。

  树立信心,轻轻松松上考场

  89 只要不上学,心情就好

  在你看来,上学应该算是天底下最痛苦的事了。一坐在教室里,你就感到心神不宁、焦虑不安,从星期一就盼着赶快到星期天,从刚开学你就盼着能放假。总之,你对上学有说不出的恐惧,总希望能再多放几天假,只要不去上学,你的心情就会好起来。

  错在哪里?

  你的这些表现属于典型的“上学恐惧症”。它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现在社会已经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就是竞争力,就是生产力。如果你的上学恐惧心理得不到矫正,它就会阻断你学习知识的途径,你想一想,如果你什么知识都不懂,将来怎么在社会上立足?相信你心里肯定已对你的未来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但如果不掌握足够的知识,再美好的理想也只能是美丽的肥皂泡,最终会化为虚无。

  走出误区:

  上学时出现了恐惧、焦虑情绪的时候,你不要害怕,以免引发更大的恐惧。你要积极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对上学产生恐惧心理,找准病根,对症下药。如果是因为你与同学相处得不好,那你可以主动与他们交往,营造一个团结融洽的学习氛围;如果你是害怕老师,那你也可以想办法与老师沟通沟通,建立一个比较和谐的师生关系……另外,在学校里你可以多做一些开心的事,找朋友聊聊天,把自己的烦恼倾诉一下,或者经常去空气清新的地方散散心,这样做都可以帮你改善情绪,消除恐惧。

  保持积极的心态,找准病根,对症下药

返回

上一篇:2010年第四期

下一篇:2011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