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8自18号培训以来,自己感触颇多。领导的关心,指导老师的帮助,同事的鼓励,让自己不曾感到孤单。问候的话语,教法的指导,人生智慧的传授,照亮了前方的征途,温暖了游子的心,让自己有了勇气,有了方向,总之,这个夏天我收获了很多。
(一)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
在培训的第一天,我们就感觉到学校对青年教师的重视和大力培养。论文答辩会上,老师们展示自己精心准备的论文,仪态自然得体,条理清楚明晰。评委老师提出诚恳的意见和建议,答辩老师虚心倾听,我们努力笔记。我认为自己不仅要学习老师们认真的工作态度,也要学习他们敏锐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在青年教师答辩会上,我意识到这样一个问题,也是以后自己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在各学科教学中,你所提出的观点是否有成熟的理论依据,是否有案例支撑你的论点,有多少课程还在你的记忆中?这说明论文不仅讲究时效性,也讲究存在价值,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要留意课堂,记录成败得失,力争让自己迅速成长。
当天下午,学校领导专门安排时间对我们在教育教学方面进行指导。冯校长亲切的笑脸,轻松的话题一下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从一个新颖的视角阐述了教师对于学生的重要性——教师,就像一个魔术师,呈现出缤纷奇幻的效果,而留下的就是实实在在的知识、经验。冯校长深入浅出,将教师的责任职能用最形象的方式展示给我们。赵校长又从教育工作方面向新老师展示了四十中严格的纪律和育人宗旨“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向我们展示了四十中学的光荣传统和历年来骄人的成绩。
(二)教师素质的培训
培训新老师,手把手的教,不厌其烦的讲解,从备课、讲课、课后反思到处理课堂突发事件、管理学生,可谓面面俱到。我想从三个方面汇报一下我在培训中的收获。
1、备课。备课备什么?以前想当然的认为就是把课本教参读透,现在明白了,那样远远不够,一个好老师眼中的课本只是一个符号,他所看重的是课程标准的解读和对学生的把握。先将备课思路理成一条线,等真正走上讲台,再将他转化成多层次的教学模式。在新学期开始之前就应该对课程标准有个整体的把握,再结合课本了解课本编排的思路,了解课本的重难点分布。在开课之前,明确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以便掌握教学目标进而解决重点难点,结合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习惯来研究教学方法。在备课过程中,一定要有一双慧眼,来识别知识点,预设问题,应对课堂可能突发的事件。总之,从备课可以展示出一个老师的职业素质。
2、讲课。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课堂不是老师一个人的舞台,要及时关注学生的表现。青春期的孩子,大都活泼好动,注意力不容易集中,这就要求老师要不时提醒他们听课。还有一部分同学,课上效率不高,老师要多和其他任课教师交流,掌握孩子的情况再来想解决的办法,帮助孩子克服困难。指导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多种学生的性格特点,以及一些常见的解决方法,希望我们尽快的熟悉课堂。
3、课后反思。这个是老师们多次强调的东西。首先,反思什么?在备课的时候,你与其他老师的出入,分析重难点是否有偏颇,在课堂上讲课是否顺畅,哪里有解释不清楚的地方,如何改进,学生表现怎样,小组的作用怎样来发挥的,某个学生出现怎样的情况是自己所没有预料到的等等,只要有心,就可以找到方向。其次,一定要将所想到的落实到纸上,人遗忘的速度是惊人的。坚持写课后反思,积累下来就是你人生的财富。
(三)人生感悟
在这里,让我感受到教育工作不仅是一个技术活,更是一门艺术,人生的哲学。当老师和学生之间出现一些误会、不理解时,首先要反思自己,是不是有些方面自己考虑的不周到,在与学生谈话时,要多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但这绝不是要教师丧失自己,而是讲究谈话的技巧,要求直达学生的内心,使他认识到问题的所在。
还想谈一点,教师这个职业更要求不断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不仅仅是本学科知识的填充,更要广泛涉猎其他专业的知识。一个学识渊博的人,总是让人不由自主的想靠近,在培训过程中,我经常有胜读十年书的感觉,我想这就是老师们魅力的所在吧。
更值得一提的是,学校考虑到新老师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为了帮助新老师尽快成长,学校领导专门安排各科骨干教师对我们进行培训。那几天天气很恶劣,阴雨连绵,但老师们的笑意不减,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们,让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们备受鼓舞。
这个夏天,让我收获颇丰,受益匪浅。感谢学校给予我们这次培训的机会,感谢老师们辛苦地付出,感谢同事们热心地帮助,让我对教师职业有了更深的理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拼搏奋进,踏实工作将会是我不变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