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三十七度二》一书中讲到了在教育中的“马太效应”,就是对好学生好对待,对差学生差对待,犯了同样的错误,对好学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蒙混过关,不舍得批评半句;对待自己不喜欢的学生,越看越讨厌,越看缺点越多,即使有了进步也吝惜自己的赞美。殊不知长期这样,不但好学生没有进步,差生更是会产生逆反和抵触心理,影响到他们的成长,大大削弱教育的效果。
天翼是我们班的团支书,也是我们班历次考试的第一名。在所有的老师包括我的眼中,他都是一名近乎完美的学生,不论是能力、学习、体育甚至长相都非常的突出,这样的孩子自然成了全班学习的榜样。也赢得了我的宠爱,他就是我的骄傲。
在本学期期末考试前,我要求学生每天根据自己的复习内容默写,写满一张16开的纸,我每天检查。有一天,我把作业收上来,数来数去怎么都是少一张,于是在我的脑海中就出现了一系列的人名(当然都是那些经常不交作业的人),于是我一个一个找,结果这些人的都有,我非常奇怪,这会是少谁的呢?课间我到班里去问谁没有交作业,问了三遍,就是没有人站出来,我非常的恼火,于是我拿着人名一个一个的核对,结果出乎我的意料,竟是他——天翼,我最得意的门生。一时间,我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了。这时到了课间操的时间,我走到他面前,问他交作业了没有,他说:“没有。”我问他为什么没交,我以为他会说忘记了之类的,而他却说:“老师,我觉得这样的作业对于我这样学生来说一点用也没有,就是在浪费我的时间,所以我不想写。” 听完这样的话,我心中的火腾一下就起来了,但是我也看到,他在说这话的时候非常的激动,眼中甚至出现了泪花,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强压自己的恼火什么也没有说就走了。又一节课过去了,课间,我把他叫到了我的办公室。问他这节课上得怎么样?他说都不知道老师讲了点什么,一直在想怎么向我解释这件事,就是我不找他,他也要马上来找我。首先,我问他,完成这样一项作业,你需要多长时间?他说,大概10分钟,我又问他,在这一天中,你能腾出可以利用的10分钟吗?他说,有,有很多,课间、吃完午饭后等。于是我告诉他,那你知道这件事情你该怎么做了吗?能处理好自己复习和作业的关系吗?他肯定的点了点头。然后,我又问他,为什么我在班里问了3次谁没有交作业,你不站起来?他说,他怕在班里造成不好的影响,怕其他同学向他学习,怕会有更多的人不交作业。听完他的解释后,我也非常理解,的确,他是全班人心中的榜样,他就是我们班的一面旗帜,我告诉他,既然知道自己在班里的影响力,知道自己会影响别人,而且会把别人带坏,那就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事情。我告诉他,老师为你费了这么多的心思,在全班面前把你树起来,让你带领大家一起前进,你是领跑者,结果你却辜负了老师对你的期望,险些把大家都领到歪路上,你觉得对吗?说到这的时候,他早已经哭得站不住了,我也非常伤心的哭了。他保证,以后这样的事情绝对不会再发生。当我在班里非常严肃的宣布了这件事和对于他的处罚措施时,全班同学都非常吃惊。但这件事情以后。好学生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不好学生觉得老师非常的公正,在他们心中老师的威信又有了很大的提高。而天翼在以后的学习中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事情,而且在随后的期末考试中,以超过第二名24分的成绩位列第一,在年级也名列前茅。
“马太效应”是有其心理危害的,它会在教育中形成自傲和自卑的对立。所以,在班里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一部分人自负自傲,孤芳自赏,而另一部分人缺乏自尊,或自尊心受损,自暴自弃,上进心减弱。教育中的“马太效应”使得少数学生成为精神“贵族”,多数学生成了受冷落的“被弃者”,我们应该防止这一教育的负作用,用反“马太效应”的方法为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使他们都能健康地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