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至16日,“教育发展战略与教育质量——石家庄论坛”在省会开讲,来自国内外的75位知名教育专家围绕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区域推进提高教育质量、普通高中特色发展战略、义务教育阶段提高教育质量等热点话题发表了真知灼见。
让学校更有朝气
陈小娅(教育部副部长):
未来10年,中国的基础教育将把提高质量作为优先领域,坚持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区域推进,推动广大中小学改革教育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将加强质量标准建设,完善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体系。将在学科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研究制定符合规划纲要精神的小学、初中和普通高中教育各学科质量标准,并着手开展基础教育质量监测标准的研制工作;深化课程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未来10年,在义务教育阶段,将更加强调面向全体学生,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想象力、好奇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健康快乐成长。在高中阶段,将强调关注差异,发展潜能,尊重选择,促进人人成才,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和适应社会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学会选择和规划人生;另外,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将进一步提高教育培养质量,实行更为严格的教师准入制度,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重点支持骨干教师和农村教师培训,改进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热情。
陈玉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谈及现代教育发展到目标质量提升有哪些方面时,陈玉琨教授认为,让学校更有朝气。提升学校,首先要提升学校的校园精神,提升教师,要提升教师的价值追求,提升学生,首先要提升学生的生活目标,他们的目标和精神是安于现状的,不思进取的,很难想出学校能办出高质量的教育。
让教学更添智慧。他说,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从技术密集向劳动密集退化。什么是劳动密集?教师加班加点,这样的教育是没有智慧的教育,是没有技术的教育,未来会导致教育无效或者低效。
让师生更讲道德。你要提升学生的智慧,也要关注学生的人格,学生的完善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校园更具美感。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回过头来说,智慧是真,道德是善,美感是美。追求真,追求善,享受美,在这样的要求之下,作为教育工作者更要创造我们的人气,师生更加和谐,学校更有特色。这样才能全面提升我们学校的办学质量,提升我们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