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芳草地】读《麦田里的守望者》有感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11-05-30 15:30:00

 

“有那么一群小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做游戏。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帐的悬崖边。我的职务是在那儿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奔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就当个麦田守望者得了吧。我知道这很疯,但这是唯一一件我想做的事了。我知道这很疯。”

  这正是杰罗姆·大卫·塞林格的著名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中一段最出名的文字,这包含了霍尔顿对生活的抱怨、逃避、恐惧、焦虑和对平和生活的向往。霍尔顿是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却过着充满逃避和恐慌的生活,他厌恶势利的同学,假惺惺的人群,混乱的社会,资本主义信条的老师、而唯一想做的,就是坐在悬崖边上,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他为什么不愿像别人一样“属于社会”呢?仅因为他的叛逆?我想,不是霍尔顿的问题,而是社会的空虚和人精神世界的匮乏,人活着除了物质生活外,还要有精神生活,而且在一个比较富裕的社会里,精神生活往往比物质生活更为重要。作为中产阶级家庭的孩子,更需要精神的力量,而当时的美国在一种可怕的寂静中,当然有人想要跳出来推翻它,但根本不知如何下手,找不到光明的道路,更没有足够推翻它的理想,一个又一个的霍尔顿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叛逆、苦恼,但最终碌碌无为的走过了“虚伪”的一生。而书中的霍尔顿最大的不同就是把它们表达了出来,那些不满,那些虚伪的东西,统统表达了出来。他为什么不好好上学,不好好考试呢?那是因为家人老师强迫他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 他自然不愿好好念书,因此他的不用功实质上是对资产阶级教育制度的一种反抗。也是对迂腐的大多人的道德观、人生观的一种斗争。

  表面上看,霍尔顿堕落、不思进取。典型的糟糕透顶的坏孩子,但如果抛开他的行为,看他的内心,霍尔顿是一个善良的、有头脑、有思想、有是非观而且纯朴的孩子,他本应在这个年龄得到的美好,并没有得到。周围的环境如此恶劣,所以霍尔顿的行为本是伪装、保护自己的外衣。霍尔顿的种种想法使霍尔顿看到的是最真实的世界,而社会却把孩子们的思想当作幼稚的、天真的、不现实的东西。这只能说,是那个时代加上所有“混乱的”成年人的悲哀,也是使霍尔顿产生去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念头的原因。霍尔顿对社会的失望使他选择逃避。

  “我就当个麦田守望者得了吧。我知道这很疯,但这是唯一一件我想做的事了。我知道这很疯。”

返回

上一篇:2010年第四期

下一篇:2011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