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领域:造型 表现
二、课时安排:共2课时。(这是第一课时)
三、教材分析:
地图是人类一项伟大的发明,是人类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一个重要文化体现。有实物可考的地图出现在3000多年前,之后,人类为了各种目的,绘制了各式各样的地图,有军事地图,有矿藏地图,有交通地图,有旅游地图等等。人类认识了地图的性质——地图是记录和传递地理信息的工具,知道从地图上可以获得很多地理知识,才会在需要地理信息时去借助于地图。因此,地图在各个方面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方便。
本课借助“地图”这样一个形象直观的事物,来培养学生关注周边环境,能够运用美术手段,记录和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并养成运用美术手段来帮助自己更好地学习和生活的习惯。同时本课也是训练学生把手绘能力应用于生活的一个实例。
四、教学目标:
1.从美术的角度探讨地图的历史和种类,学习应用手绘的方式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
2.培养学生运用美术的眼光关注文化。
五、教学过程:
六、教学反思:
1、成功之处:教学中基本贯彻了“以学生为主”的生本理念,并实施了多种教学手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本课从学生的表现可见,孩子的积极性和求知欲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能够通过对生活的观察、感悟,把自己的想象进行情趣化表现、灵性的抒发,情趣的激荡,个性的张扬。例如:课堂导入时采用“寻宝探险”环节,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注意力。而且还能加强与地理学科的联系、渗透、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这个环节很不错,很受学生们的欢迎。再如:收集地图这个环节,增强了小组的合作能力,提高了每个学生的表达能力;我最喜欢的地图这个环节,让学生们畅所欲言,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趣味地图赏析这个环节,开拓了学生视野,增强了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最后一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更是达到了整堂课的高潮,让神秘的地图成为一个让人兴奋的话题。下课时,还有很多同学问我很多关于藏宝图的问题,看来,这堂课的设置已经达到了我的目的。
2、不足之处:时间上把握的不是太合理,有一个环节学生们发言不是很积极,例如:最后一个环节你有什么收获?原因是我没有给出讨论的时间,如果能有效地控制好课堂出现的各种情况,我想可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更高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