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市青年教师评优课活动中我荣获了初中化学组一等奖的第一名,我深知,这个荣誉不仅仅是我个人的,它更是理综组的,是四十中学的。任何一种成绩的取得会有一个团队在支撑。所以,首先我要感谢这个团队。有了这个团队中校领导的支持,才有了我展示的机会,有了理综组的智慧和对我严格细腻的雕琢,才有了我比赛中比较完美的表现,有了教学处、总务处的同事和我所任班级的班主任老师给予的鼓励和关怀,才使准备的过程更加温馨和顺利。在此,表示深深的感谢!下面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我的一些感悟和收获。
老师们都非常清楚一节好课离不开精心的教学设计。关于教学设计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见过这样一种说法, “教学需要经过三重境界:第一境界——授人以鱼;第二境界——授人以渔;第三境界——悟其渔识。”“授人以鱼,授人以渔,悟其渔识”是从教师给学生水,到教师带领学生去找水,最终使学生拥有寻找水资源的能力,创造出新的找水方法。第一境界是老师们都能够做到的,我不再赘述。那么如何实现上面这两种境界呢?下面我就结合我当时讲的那一节课,说一说如何“授人如渔”和“悟其渔识”。
我当时讲的是化学式,包括:化学式定义、意义、读法、写法。其中对“化学式定义、意义”的教学采取的就是第二境界“授人以渔”。具体是这样设计的:出示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空气质量日报、矿泉水标签、化妆品标签上的化学式,让学生从书写的角度自己归纳总结定义,然后让学生猜测化妆品的类型:保湿、美白、去皱,体会“H2O”宏观意义。对于水的微观意义,选择了磁扣代表原子,让学生动手摆出水分子,通过动手摆的过程找到了“H2O”的微观意义。应该说这两部分的教学都是教师带领学生去找水。
对于化学式读法和写法的教学,目标定在了第三境界“悟其渔识”——“使学生拥有寻找水资源的能力”。为了达到“悟其渔识”的目的,引入了学生喜欢的纸牌,设计了这样一个游戏:游戏分为四个环节(如下)。介绍纸牌(纸牌共24张,包含了12种物质的名称和对应的化学式。但是顺序是打乱的。
第一环节“找朋友”。每小组都有一套纸牌。小组长任意的将纸牌分发给每一个同学,然后在小组内想办法交换纸牌,最后达到每个同学手中全部是化学式和名称对应的纸牌。目的是让学生初步建立化学式和名称之间的联系。
第二环节“读一读”。请同学们对照化学式大声的、反复的读出自己手中纸牌上的名称。读完后,互相交换纸牌再读。我没有任何提示,只是让他们大声的反复的去读,在读的过程中,学生们已经悟出了读的规律。这个环节结束后,让学生当主考官进行了检测,效果很好。
对于怎样才能找到化学式书写的规律,我设计了游戏的第三环节:小组长将所有名称的纸牌收起来,只留化学式的纸牌。然后我告诉同学们要将这些物质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进行分类,当他们按照不同的标准将这些物质分开的时候,其中有一种分类方法就能体现书写的规律,然后我让学生将这种分类方式贴在了黑板上。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们不仅找到了书写规律,而且意识到了分类是一种学习方法,善于整理和分类会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我个人觉得通过这样的形式培养了学生“寻找水资源”的能力,体现了“悟其渔识”的道理。我想如果一节课的设计即使仅有某个环节达到了“悟其渔识”境界,应该就是一节好课。其实,我们学校的生本课堂就是实现这种境界的一种平台。希望老师们能积极的借助这种平台,引领学生学会学习,悟其渔识,为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在新的课改理念、课堂模式下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应该精心的进行教学设计努力达到教学的最高境界——“悟其渔识”,最终交给学生一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