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后,我对生本教育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从创设情境和教学评价两方面结合自身的实践和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论述了如何进行生本教育下的信息技术教学。
关键词:情境 评价 生本
接触生本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从理论的学习到尝试实践,从开始时的懵懂到后来的热血沸腾,再到现在的迷茫,这中间我在信息教学中做了很多的尝试,有了一些经验教训。由于信息技术学科本身的特点,我不可能像其他学科那样,有一节可供参考的录像课或者是课堂实录,记得那次同广州实验中学李老师谈论信息技术教学时,他一脸的茫然。于是也让我有了挑战自己的想法。开始时,我都是在模仿别人,甚至对学生的评价也想用别人的话。慢慢地发现这样的模仿只能从表面上像生本,还没有真正找到生本的“根本”,有时候的教学设计或者教学评价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甚至还在打击他们的积极性。要想找到生本的“根”就要在生本理念的指导下敢于尝试。下面从两个方面总结我是如何在生本教育理念下进行信息技术教学的。
一、创设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由我国特级教师李吉林老师创立的,从李老师的实践可以看出这种教学法给目前的素质教育提供了一条实践道路。情境教学法主要是通过某种富有感情色彩的活动而产生的一种特有的心理氛围,就是以生动形象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情绪为手段的一种教学方法。目前,情境教学也正符合了新课程的要求,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的能力,进一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山东省枣庄市教研室刘勇老师在一次省评优课评课时,不断向听课的老师讲述情境教学的重要性,不断强调教学设计要围绕由“情境链”引出“问题链”,由“问题链”引出“任务链”而进行。
记得一次我在给初一学生上课时,原来设计的是电脑的基本组成和常用功能,如果按照原计划进行,学生的回答会觉得索然无味,答案无非就是课本上的那些。后来在上课时我改成了请大家说说你在使用电脑时最害怕什么,这一下学生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什么害怕死机、害怕中毒、害怕卡机、害怕停电、害怕家长等等,答案绝对不是你能想全的。这样的情境创设好后,就要引出我们问题,分类一一分析害怕的原因,由此再引出任务,同学们都很乐意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这样的教学要比我们直接告诉学生怎样做要好得多吧。
在尝试这种教学的同时,我有意寻找一种能让学生愉快学习的方法,学生和老师不应该是对立的,学生和学习也不应该是对立的,对待学生的学习要多给肯定,少些批评,让那些回答错的不再有心理负担,他们才敢去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也要注意对课堂纪律的把握,多给那些纪律性差的学生关注,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投入到积极的学习中去,正如一个学生在《我和老师的故事》中写的那样“老师都那么信任我了,自己不好好学习觉得对不起老师,不好好学都不好意思。”我想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谁又不愿学习,谁又会学不好?
二、教学评价
在目前,由于升学压力,考试成绩几乎成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正是这种评价单一才引发出一系列问题。我觉得郭思乐教授的生本教育把评价放在了每一节课上、每一个学生身上,正如他所说的“金点子,钢措施,草结果”,我认为这里的“草结果”就是让我们把评价的方式多样化,不再单单看重考试成绩。让一个孩子学会与别人沟通,要比让一个学生考试成绩多一分意义更重大。这个道理谁都明白,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都又不免为他能否考好担心起来了,这个很“奇怪”。
让我们看看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其实总的说来就是目标教学,不达目标誓不罢休。这种做法我们在信息技术中考的复习中也使用过,单说目标教学,提高成绩是没问题的,但我的感觉是学生苦,老师累;威县人才中学的“加分奖励机制”,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中快乐起来,正如耿华武校长说的那样“那些辍学的孩子为什么不想上学了?用孩子们自己的话说上课就是受罪”。试问一下,我们谁想每天都到一个地方去受罪呀?而且受完罪了,还要挨很多的批评。我觉得人才中学很好的研究了学生的心理,并且制定了很好的措施并得以实施。
那么我们该怎样解决评价单一这个问题呢?中考、高考我们是改变不了的,所以我想引入资格考评机制,把一次考试分割成多次,以信息技术为例,把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分割成多个独立的任务,以规定时间内测试满分为标准,可以奖励全优(满分)学生。为鼓励学生参加课外活动,引入综合活动分,这种做法在国外的学校中已经实行,在国内的一些大学也在用,可以给学生多提供一些获取综合活动分的方法,如在学习网站(学生机房内部)上发表一篇文章,辅导同学,获得学校加分条,课上以组为单位展示效果好的,参加创新比赛,获得老师或家长50字以上的书面表扬等等。
在课上我还尝试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做法,简单的说就是3、4号同学回答问题正确了,全组每个人都可以获得积分,组里有人犯错,全组每个人都要扣分。最关键是这个活动积分也是可以“消费”的,课余时间里可以使用活动积分进行练习、补测达标。到后来发展到班级获得校级奖励,全班可以在一周内免费补测,我称之为“全民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又因为课上的测试不收费,学生很重视这次免费的机会,所以上课时又会格外认真。如若发现作弊行为或疑似作弊行为,实行小组连坐全组综合活动分归零。这些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也让学生对规范有了更深的了解,这些活动的开展也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更大的学习情境。
在活动开展过程中,到一定的成熟阶段,我又开展了招聘“秘书”活动,因为此时已经有学生脱颖而出了,对各项任务都做得不错,我又对“秘书”的资格提出了种种要求,以至于发展到具有“秘书”资格都会是一种奖励,到后来让“秘书”参与活动的管理,因为“秘书”直接对我一个人负责,但要接受全体同学的监督,所以这个同学还是很负责任的。
综合活动开展下来后,发现学生还是比较热衷于这个活动的,总结原因就是难度不大,给了他很多次机会,学生中间形成了氛围。这个活动通过表扬信形式加强了各任课老师和学生间的沟通,增加了我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通过“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增强了信息技术课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小组的互助学习和小组间的竞争;通过“免费”奖励学生增强了集体荣誉感。我很喜欢这项活动。
上面这两个方面是我认为在生本教学中应注重解决的问题,我认为生本教育可以解决学生学习痛苦的问题,可以为学生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关键的问题是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要敢于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思考问题。多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可能得到一个美丽的人生。
生本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我还在尝试、探索中,但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能让学生收获一个美好人生而努力。他们的路还很长,我的努力还在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