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从网上看到关于一本书《五体不满足》的介绍,作者是日本人,他生下来就没有四肢。封面上的他,露出灿烂的笑容。书中描述了他的成长经历,虽然没有四肢,但一样活得自信、快乐,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他参加了几乎所有学校组织的活动。高中毕业后,他还考上了大学。为什么作者在重度残疾的情况下,还能这么健康,原因来自妈妈。他刚出生的时候,医生们很害怕妈妈见到自己的儿子,一个劲地拖延母子相见的时刻。他们担心妈妈看见儿子,会不会昏过去?最终,医生做好了一切抢救措施。在婴儿的病房里又放着一张大床。可是,当医生把妈妈带到婴儿房时,妈妈虽然有些紧张但还是很快打开了包着孩子的被子,低声地说了一句“哦”后,自然地将孩子搂在怀里,说:“我的小乖乖”。作者说他的幸福就取决于那一瞬间。
只有无条件的,全然去接纳孩子,在理解的基础上,才能去帮助孩子。
班里有一位女生,头发、指甲几乎就没有合格过。我也是费尽心思地想走进孩子的内心去理解她,和她多次聊天,但每一次效果都不好。我对她真得就差“硬”的了。但是我想这样会让孩子更加逆反,怎么办?我就试着先去接纳她的一些理由。比如:觉得自己是女孩,走在大街上、公共场合总是被别人认成男孩或说难看,出于这样的心理,我让她的头发一直在打擦边球或不合格。之后我就去发现她的优点。有事没事和她说两句话,非常真诚地去看她几眼。慢慢地,我发现了她在改变。有时虽然头发还是不合格,但却会跟我说,老师我一定会理的。我已经理了,怎么还是不合格呢?我也很和善地跟她说,再理理吧!我想今年暑假要不就到她家里去做一个家访,了解了解家庭背景。我猜测她在8月8日返校时,头发肯定不合格。本打算8月7日下午再去她家做家访,可是计划赶不上变化,8月7日我没去成她家里。结果可想而知她的头发、指甲均不合格。我想这个孩子如果再不改变,初三她的成绩一定不会有提高,我心里再为她担忧。于是那天我和她说,孩子,本来我已经打算好,昨天去你们家的。因为我很担心你的头发,我还特意翻出你的初一军训时的照片。那时的心劲儿多足呀!这时,孩子好像有些不安,好像在担心自己的成绩,我好像也看的了希望,没再说什么。
27日下午6点左右,我的手机铃声响了。我打开一看,是这个女生发来的短信,内容是这样的:老师!这次的头发、指甲、着装,绝对让您满意!我决定好好学习了。我一定不能让我爸爸在高中再为我操心了。老师,请您相信我!
28日返校,我看到了一个充满活力,又有很大冲劲儿的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