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是人生多彩的时期,但在诸多家长眼里看到的是孩子的叛逆,你说东他偏向西,软硬不吃。孩子感受到的是家长对他们的不理解,回家后什么也不愿意和父母说。就这样亲子关系越来越僵,谁也不快乐,都很无奈。父母无疑是爱孩子的,但不合理的爱的表达方式,反而使孩子受到了伤害。下面我们看看这几个家庭亲子关系的不合理之处。
案例1 喜欢动武的家长
小王,男,14岁。从小活泼好动,脾气倔强,经常出点儿差错,用爸爸的话说是经常犯错而不认错,脾气暴躁的爸爸经常动武,直到孩子认错为止。到了初中,小王开始反抗,明知道自己错了,爸爸越打越不认错。小王说每次犯错了,爸爸就打他,从小到大都是这样,有一次打得他脑袋缝了好几针,我感觉无论我怎么做爸爸都不满意,真想破罐子破摔算了。有时知道爸爸是为了我好,可是哪个孩子不犯错呀,家长就不能好好教育吗?有时又想如果爸爸再打我,我就离家出走。
当父母打孩子的时候,事实是打在孩子身上,痛在家长心里。生气是无能的表现,也就是家长对孩子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剩下生气了。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边界,但边界是讲出来的,而不是打出来的。经过和小王的家长沟通,家长认识到了自己的简单粗暴带给孩子很大的伤害,决定给孩子正式道歉,以后要学习家庭教育知识,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多一些包容,遇事多和孩子沟通。
案例2 经常指责的家长
小张,女,15岁。在家总是受到妈妈的指责,比如忘了冲厕所,妈妈看见后就说:你怎么没冲厕所呀?这怎么行呀?看见我的袜子没洗,就说:你怎么又没洗袜子呀,给你说了多少次了;放学后和同学聊会儿天,回家稍微晚了,妈妈准说:你怎么回来这么晚呀?多不安全呀……总之,这也不行,那也不对,感觉自己就像是笼子里的小鸟,没有自由。
小张妈妈的口头禅就是“你怎么……”,孩子听到的是妈妈对她的指责,感到自己什么都不好。而实际上我们看到了妈妈对孩子的关心和较高的要求,希望孩子各方面都做好,担心孩子的安全。因不良的沟通方式导致亲子关系非常不好,妈妈觉得委屈,孩子感到被限制。经过多次和小张妈妈沟通,建议她换一种口气和孩子说话,采取不指责、不抱怨的态度,遇到孩子没做好的事情直接表达自己的感受,比如可以对孩子说“你这样做我很生气”“你不按时回家妈妈担心你的安全”。这位妈妈认识到问题出在自己身上后,经常反思自己和孩子的沟通模式,半年后母女关系良好,小张的成绩也有明显提高。
案例3 习惯唠叨的家长
小马,女,14岁。从小聪明可爱,爱好广泛,学习成绩优良,爸妈很是感到骄傲。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父母对孩子的要求越来越高,孩子升入初中后,尤其对她的学习成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小马也明显感到父母对自己的不满。小马说,初中学习科目和作业比小学明显多,回家想放松一下,自己安排时间看一会儿电视,正想看完这个情节就写作业,妈妈忍不住了先说,回家就知道看电视,先把作业写完再看电视,都那么大了,还总让说呀?有时睡晚了,家长又说,都几点了还没写完作业呀,抓紧时间,明天上课该犯困了……现在小马回家后听到父母的唠叨就烦,感觉自己有很多不足,产生了自卑心理。
唠叨是爱的表达,是很多家长的通病,青春期的孩子认为自己长大了,该干什么自己知道,不需要家长像小孩一样对待,希望家长把他们当做大人看待,什么事情和他们商量而不是指示。
案例4 离异家庭
小高,女,15岁。从小看到爸爸妈妈吵架就害怕,总觉得父母吵架是自己的错。小刘说最害怕他们问我,如果爸妈离婚了,你跟谁呀?我也不知道跟谁,我害怕他们离婚,觉得他们离婚了就谁都不爱我了。有段时间上课总走神,想如果爸妈真的离婚了,我跟妈妈会怎样,跟爸爸又会如何,如果他们又都结婚了,谁管我呀,整天胡思乱想。上初一时他们还是离婚了,我现在经常自责,如果当初我劝劝父母或许他们也就不离婚了。
离异家庭的孩子有被抛弃的感受,缺少安全感。孩子处于青春期时父母离婚,对孩子的伤害可能更大。希望父母之间多一些包容,争吵时多想想给孩子带来的伤害,尽量避免在孩子面前争吵,给孩子一个稳定的家。即使父母离婚了,也要告诉孩子这不是他的错,父母仍然爱他并要付诸行动。
俗话说的好:一个问题孩子背后必然有一个问题家长,家长改变了,孩子也就变了。所以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总习惯把焦点放在孩子身上,而实际上孩子出问题恰恰是家长反思的时候。
这几位家长都没有很好地尊重孩子,缺少了尊重,家长无意识中把孩子当成自己的附属品,忘记了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人,单纯从理性上认为孩子应该这样,应该那样,缺少了对孩子的情感关注。
有一句很经典的话:现在什么职业都要有资格证,就是做家长不需要资格证。说明家长需要学习,学习教育学知识,学习心理学知识,知道孩子在哪个阶段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方式,这样等孩子到了青春期,就不会出现这么多无奈。
那么青春期都有什么特点呢?
青春期是由童年向成年人过渡的时期,属于人生的特殊时期,又称为“危险期”,这个时期的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不平衡、成人感和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带来心理和行为的特殊变化。首先身体外形发生变化:身高快速增长,体重明显增加;其次是生殖系统发育,第二性征出现。生理上的急剧变化冲击着心理的发展,青春期心理活动的矛盾现象体现在:1、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生理的快速成长使他们从心理上产生了自己已经发育成熟的体验,认为自己已经是成人,这就是成人感。由于心理发展速度的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处于半成熟状态,这就是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2、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的矛盾:成人感使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事实上在面对许多复杂的矛盾和困惑时他们依然希望得到成人在精神上的理解、支持和保护。3、心理闭锁性与开放性之间的矛盾:青春期的孩子往往会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向外袒露,主要是不向成人袒露,与此同时,诸多苦恼又使他们备感孤独和寂寞,希望与他人交流、沟通。
了解了青春期的成长规律,家长们在和孩子沟通时,就不能希望孩子像小时候那样对家长的话语言听计从,要随着孩子的成长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有青春期儿女的家长们,希望我们改变观念,努力做到:
学会尊重:尊重孩子的人格,尊重孩子的观点,尊重孩子的隐私。保护孩子的自尊心,不在孩子的朋友面前揭他的短。
学会包容:允许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允许孩子的不完美。
学会倾听:闭上嘴巴,带上耳朵,静下心来听孩子的诉说,听孩子内心的声音,听懂之后再说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孩子少走弯路,不走错路。
学会等待:孩子的发展是阶段性的,可能在某些方面您对孩子的成长不够满意,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等待他的改变。
学会陪伴:当孩子出了问题,不是一味地责备,而是想想问题是怎么出现的,出在哪个环节上,怎样避免,怎样修正,和孩子一起面对问题,陪伴孩子一起成长。
愿所有的孩子们都能顺利度过如花的青春年华,愿有青春期儿女的家长们都能学会倾听花开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