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高效课堂,是老师们一直在努力在追求的。除了小组讨论的高效外,就是课堂重点知识的落实。怎样才能使重点知识更好地落实?怎样才能保证重点知识被学生理解掌握?
第一,教学设计。只有有一个简单清晰的教学思路,才有可能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要想有一个简单清晰的教学思路,就要求必须熟读教材,深入研究课程标准和教学参考。老师对教材内容做到心中有数,重难点知识把握准确,才有可能有一个简单清晰的教学设计。例如,前一段时间我上了一节区评优课,课题是《文明交往礼为先》,这节课的重点知识是文明交往的表现,难点是文明交往的三原则。本节课我的教学思路围绕五个教学环节组成,分别是知礼大家说、辨礼大家谈、守礼大家行、明礼大家议、践礼大家行五个环节。教学思路非常清楚、简单,学生在每一个环节中都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第二,恰当事例的选取。对于我们思品学科,要想让学生理解知识运用知识,能够辩证地看待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就需要选取有价值的有代表性的事例。例如要想让学生清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需要运用事例、图片、数据让学生通过看、思考来理解。因此选取的事例,就涵盖了能够体现人们生活水平的图片,这些图片既有体现物质生活丰富的,也有精神生活充实的,数据中既有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也有城乡居民收入增加的,这样,学生就能够认识到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而这个提高既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精神方面的。
第三,课堂上的时常提问。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保证学生的听讲,我们经常有针对性地提问。我认为,提问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就老师给出的材料进行提问,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其二,提问个别学生,检查他听讲情况,比如可容易让他重复前一个学生的答案,这主要是面向听见不认真、走神的学生;其三,就某一个比较简短的重点知识,检查学生的听讲背诵情况,这一方面的提问,主要是针对班里的4号学生,保证4号学生的听讲效果。
总之,打造高效课堂,既需要保持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不断探索学习,又需要学生集中精力,边学边背。这样,就有助于高效课堂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