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以人为本,科学从教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13-11-29 16:52:00

 

  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本”,就是把学生作为教育教学的根本,就是时时处处把学生的切身利益放在教育教学的首位,就是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去开展工作。对教师而言,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其一,以人为本,科学从教,要求教师对自己的角色科学定位。

  首先,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却是无限光荣和无比神圣的,因为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活生生的人,是一个个具有无限发展可能的鲜活的生命。我们应使他们在我们的教育引导下,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生命的潜能,并为将来的更大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如果我们认识不到自己工作的特殊性或在认识上稍有偏差,就有可能使我们成为扼杀儿童天性和发展可能的罪人,那可就真是“毁”人而不倦了。要想使我们的教育对孩子们的发展产生的是积极影响而非消极作用,需要作为班主任的我们每时每刻用爱心、细心和恒心以及恰当的教育方式方法来做保证,时时、事事、处处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做到 “教学生一天,想学生一生”,把自己对学生的教育放到关乎学生一生的发展和幸福的高度来审视,而这也正是当下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

  另外,我们的教育对象,不仅仅是我们的学生,家长的子女,他们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作为一名真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更要对人民负责,对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负责,由此看来,我们教师的责任是何等重大!人们常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我想这应该是其所有光辉中的最光辉之点,也是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的最光荣之处吧!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有这种历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只有站在这个高度来审视我们的工作,才会把我们的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而不仅仅是一种职业,才会不满足于当一个教书匠而树立当一个教育家的理想。

  其二,以人为本,科学从教,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

  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老师要有自己的价值追求,要对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无比忠诚,以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对待自己的教育工作,在浮躁的社会风气中安守自己的精神家园,在教育的这片净土上静静地守望。我们要让历史告诉未来,我们就是这样以爱心培育爱心,以心灵感染心灵,每时每刻都在实践着爱的教育。

  其三,以人为本,科学从教,要求教师不断寻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

  教师的自身的发展与完善应该是全方位的,既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理想,又要培养自己的教育风格,形成自己的教育方法体系来实现自己的教育理想,从而保证教育的实效性。“喜欢就有办法,坚持就有收获”,只要我们真的热爱我的教育事业,全身心地投入其中,真正设身处地地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和人生幸福着想,我相信,教育方法会不断产生并不断成熟的。身教重于言教,教育对为师者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以身作则。教师应时刻注意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人格魅力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熏陶感染。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育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为师者必须具有坚持的勇气和坚韧的意志,敢于坚持自己的教育理想,坚持自己的教育良知,坚持自我完善和提高,不断在各个方面开拓创新以适应不断发展的时代要求。

  其四,以人为本,科学从教,要求教师尊重教育规律,实践教育的民主与科学。

  首先,教育者尤其是班主任要科学定位与教育对象学生的关系。师生关系不是“猫和老鼠”的游戏,因为教育本身不是游戏,倘若如此定位,那么我们游戏的是孩子的未来,挥霍的是孩子们的青春以及自己的年华。这样的游戏代价太高,我们谁都玩不起。我认为,师生之间具有“幸福的共享性”和“伤害的连带性”,是一种利益攸关方的关系。我们教育学生的过程也是分享彼此幸福和泪水的过程,是教学相长相互促进一起成长的过程。有人把班主任称作“船长”或“摆渡人”,我认为很是恰当,我们和学生不就是同舟共济的关系吗?我们的目标一致,就是共同的人生幸福的彼岸,我们因学生的成长和幸福而感到欣慰,会因学生的未来发展和成就而倍感幸福。在这条船上我们要做的是为孩子的人生发展“掌舵”,确保他们的安全远航而不迷失方向,并指导他们怎样走向人生的下一个驿站。

  其次,教育者要真正做到尊重和理解学生,实行教育的民主与科学。我们应真正把学生当“人”看,对他们的不良表现或者错误应该持一种理解和包容的态度。“想想昨天的自己,就会理解今天的学生”其实就是换位思考,就是把学生放在其特有的年龄阶段,站在其整个人生的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对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要符合实际,不要奢望让一个孩子具备成人尚且难以具备的道德品行,否则我们的教育就是违背了教育规律的“揠苗助长”,就是伪科学。“我们要先承认学生的‘可恶’,然后再纠正学生的错误”其实是一种更积极的教育观,对待学生,我们应持有的态度是尊重和同情,用心发现他们“可恶”的可爱之处。教育者要具有博大的包容之心,真诚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实行赏识教育。而欲想真正达到赏识教育,就需要教育者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提高自己的职业道德素质,不断完善教育的方式方法。只要教育者真正懂得了教育的内在规律性,就会在教育的过程中变得更加从容,表现得更加地平和,遇事也会更加地有耐心。与实现教育的民主与科学相对立的是教育的功利化,教育上的急功近利不利于师生的真正平等和师生关系的和谐,极容易把这种本来极其纯洁的关系扭曲,倘若如此,教育的本质就会发生改变,教育的民主与科学也将无从谈起。

  总之,教育是一种关乎学生成长和未来发展与幸福的事业,为此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孜孜以求;教育还是一种科学,需要我们不断研究它的内在规律性,从而做到科学从教;教育还应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完善教育的方式方法,实现教育的从容与民主,让学生在赏识中进步,在快乐中成长。

返回

上一篇:2013年第四期

下一篇:2014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