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使中学生生活更愉快、精神更振奋、身体更健康。中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就是人际关系的处理,但是,要想处理好人际关系,仅凭主观热情是不够的,还要讲究一定的策略、方法。下面给同学们谈谈如何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
一、专心聆听
每一个人都希望被别人聆听、了解、尊重和肯定,专心聆听可以满足人的渴望。专心聆听是沟通过程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让别人觉得他很重要,这是获取友谊的良方。如果你懂得把时间让给别人说话,并且专心地聆听,那么,对方肯定会有一个良好的感觉。
聆听不仅是一种习惯,一种礼貌,一种学问,一种艺术,更是一种需要我们日积月累的智慧。
二、不要一味付出
有的同学在和朋友、同学交往时,往往付出很多,可换来的结果却事与愿违,朋友有的时候会莫名其妙地冷淡甚至疏远自己,这对付出很多感情的同学来说,就会觉得很不公平,心理很不平衡,认为朋友不够意思,自己太傻。其实,也并不是朋友有意背叛你,在心理学上有一种社会交换原则,人们总是希望得到的不少于付出的,如果付出的多于得到的,人们心理上就会不平衡,如果得到的多于付出的,人们的心理也会不平衡。为保持付出和得到的关系平衡,人们总是要知恩图报的。如果你的付出太多,使人觉得无法回报或没有机会回报时,他就会被一种愧疚感所笼罩,造成一种无形的压力,这种压力就会导致受到恩惠的一方选择冷淡或疏远。
三、主动交往
人不能主动交往,主要原因是在交往过程中缺乏自信。所以首先就要树立自己的自信心,应当不为一时的挫折而失去对自己的信任,并且要找到自己的优点,给自己恰如其分的评价。任何人都不能期待着友谊找上门来,不管任何事情你不去争取,都不是很容易做到的,友谊也是如此。
四、寻找共同话题
每个人的个性不同,兴趣也不同,但你要融入这个社会,就应该寻找到大家共同的话题,并积极参与进去,共同讨论。
五、关注谈话内容
有的同学可能感觉融入不到班集体中,特别羡慕同学们能在一起开心地交谈,感到自己不被同学们接纳。其实这部分同学的思维,是每次交谈前先把注意力放在同学们是否接纳自己上,这样就会过度敏感,越敏感越注意同学的态度,越感到同学们对你不接纳,产生不满甚至愤怒等负性情绪。不是同学们错了,而是你的关注点错了,需要训练自己积极投入到谈话内容和过程中,时时觉察自己的注意力,当你能投入谈话内容时,慢慢就会体会到这个过程给你带来的快乐和满足。
六、说对不起
说对不起,不代表我真的做了什么天大的错事或伤天害理的事,而是一种软化剂,使事情有回转的余地,甚至于还可以创造奇迹。其实有时候你真的是大错特错的,死不认错就是一件大错特错的事。
七、杜绝抱怨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很多人都习惯抱怨,抱怨就好比口臭,当它从别人的嘴里吐露时,我们就会注意到;但从自己的口中发出时,我们却能充耳不闻。当你总在抱怨时,就像制造了一大堆“听觉污染”,同学们会被吓跑的。所以,同学们在交往中要杜绝抱怨,不给自己和他人负能量。
八、欣赏别人
有的同学之所以孤独,是因为他们找不到可以交朋友的人,他觉得这些人或庸俗或虚伪,进而孤芳自赏,认为没有人能成为自己的知己。他们看不到别人的优点,不能够客观准确地思考并分析问题,从而陷入到孤独的境地。
九、帮助别人
帮助,不仅是提供困难上的协助和物质的支持,而且也包括感情上的支持、对痛苦的分担、观点上的赞同以及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帮助别人是一种美德,也是建立深厚友谊的基础,因此,如果你是一个乐于帮助别人的人,你一定会赢得真正的朋友和友谊。
十、敢于担当
每个人都不喜欢和推诿责任的人交往,敢于担当,说明你有力量,有责任心,心胸宽广。敢于担当是人性中的闪光点,是正能量。
希望同学们都能够在人际交往中游刃有余,快乐地生活!我们学校已有十几位老师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如果你有什么困惑,也可以找学校的心理老师谈谈,相信你会有收获的!
最后,把我曾读过的一段文字,拿来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欣赏别人是一种境界,善待别人是一种胸怀;
关心别人是一种品质,理解别人是一种涵养;
帮助别人是一种快乐,学习别人是一种智慧;
团结别人是一种能力,借鉴别人是一种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