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哪有小牛不抵母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14-12-08 14:38:00

 

2011年,我接手初一数学。走进教室,看到的是一张张稚气未脱的小脸,这哪像初中的孩子,我怎么感觉自己像走进了幼儿园? 尤其是看到他——小腾,更是验证了我的看法。

  初识——像个小猴子的他

  在这一节课中,他安安静静在座位上总共没有10分钟,一会看看西,一会看看东,看黑板时,不把眼镜架在鼻梁上,而是像老太太拿着放大镜,远远地“透视”。回答问题时,学生应该直接站起来,而他却是直接从座位上蹦起来,并高高举着手,喊着:“老师,我,我。”回答对时,沉浸在“我很牛”的喜悦中,三分钟没能安静下来,当其他学生开始按要求做练习时,他的笔还没着落,找到笔后,向后看看别人做的什么,左右看看同学写了多少,这才开始落笔。再看看他的书写,慢慢腾腾的,他的笔迹,更像小学生,歪歪拧拧的。课下了解到他是班里年龄最小的,比别人早上一年学。和他聊天,你不仅能感受到他单纯,更能体会到他的淘气。

  了解——叛逆期的小不点

  上到初二,别的孩子在噌噌得长个子,他却没有什么变化,依旧是班里的小不点。别小看这个小不点,一节课中,维持纪律十有八九都与他有关:和别人说话,做各种引起他人注意的小动作,别人提醒他注意时,他还耀武扬威的。当我生气地批评他时,他的精力放在了窗外正在上体育课的学生身上,一个劲的向外扒头。考试的成绩也是一天不如一天。和他谈话多次却收效甚微。

  他现在可不仅仅是自制力差了,更多的是故意闹腾。我对他越来越失去了耐心。

  不得已,我与他家长联系,本想借助家长力量的我,却逐渐了解到了他在家里的另一种情况。期末考试前夕,我又一次和他谈心,这次他的话语中,更多显露的是对妈妈的不满,嫌弃妈妈管自己太严,某某同学的家长就让孩子玩电脑,自己妈妈就每天只知道让自己学习,每天晚上都要学到十一二点。即使是休息日,他也只能睡六个多小时。原来妈妈采取了“疲劳战术”:既然白天没有完成,那你就晚上补回来,上课没学到的那就假期补回来,所以他的对策就是:我就不给妈妈好好学,只要妈妈不看着,就弄虚作假。妈妈气得有时候对他动了手,他就感叹道,我怎么碰上了这么“狠心”的妈。我给他分析了他与同学的区别:他所说的同学,作业写到九点就完成了,还能自学半小时,而他自己光作业就磨蹭到了十一二点。那名同学能按时保质保量地上交作业,而小腾却时不时地出现作业没完成情况,而且错误比较多。晚上睡觉晚,第二天上课没有精神,而自己自律性又不强,不能认真听课,所以写作业就有困难,再加上做作业时,不集中精力,拖拖拉拉,效率肯定就很低。作业比别人多花了一倍的时间,但准确率却是别人的一半。小腾妈妈在下面县里上班,为了他的学习,每天两地奔波,晚上陪他到半夜,作为儿子,为什么不能为妈妈解忧,反而把妈妈当“敌人”呢?这些都是妈妈的错吗?我的反问使他低下了头。

  最后我们商定好,我把他的想法转达给妈妈,在他改正的前提下,让妈妈给他留出来适当自由支配的时间。孩子认同了我的观点,上课有所收敛。但叛逆期来临的他,显然没有完全听取别人的意见,比如数学,他自认为好学,只要自己细心点,提分不难。我知道这与他最好的状态还差很远,他肯定要碰壁了。不出所料,期末成绩他的成绩后退到了班级的47名。

  熟悉——忽然长大的“小大人”

  初二的“滑铁卢”让他碰了壁,初三的上学期他沉静了很多,上课不再像初二那样“张狂”了,偶尔还会展现自己的独特思考方法,但是更多时候,他不能跟着上课进度,而是在思考自己的问题,比如一题多解时,他知道一种方法后,就很少听取其他同学的解题思路。结课考试,自认为最好学,功夫也下了不少的数学学科并没有给他提升多少分,几道本来能做对的题目,因为审题不认真而丢了不少的分。他看到班级中经常回答问题的一名同学,数学拿到了年级第一,震动很大。他主动找到我分析试卷。我在肯定他进步的同时,也毫不客气地指出了他的问题所在。这时的小腾静下了心,对老师的意见心服口服。经过一个月的磨练,一模考试,他的成绩上升到了班级的25名。他妈妈高兴地说,他现在主动要求妈妈每天晚上陪着他学习,他说这样自己心里就有了底。这与初二时期的他相比,有了多大的变化呀!

俗话说,谁家的小牛不抵母。母亲都不会真正记恨自己孩子的错误。在工作中,有时我们真心帮助孩子们时,却会见到孩子们用“犄角”抵向我们,只要我们记着,坚持正确引导,抵向我们的犄角总有一天会变成盛开的鲜花。相信再经过40多天的历练,他一定会得到满意的成绩。

 

 

  

 

 

 

返回

上一篇:2014年第三期

下一篇:2014年第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