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文明校园>思想道德建设>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影响教育质量的教师因素分析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4-04-15 10:09:00

                              影响教育质量的教师因素分析

 

                    东北师范大学教科院  韩敬波

-----------------------------------------------------------------------

    在人类即将迈入新世纪之际,教育也迎来了又一个千年的挑战。19834月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表了题为:《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重要报告,而且世界各国也逐渐认识到了教育的重要性,诸如:“教育是社会的核心,是提高社会生活质量的基本手段”;“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中起基本作用”;“教育是对未来的一种关键投资”;“教育是现代社会进步和变革的动力”等等。基于这种理性的认识,各国都把国家的命运维系于教育,把未来取胜的希望寄托于教育。

 

    从教育的发展规律来看,当教育在数量上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质量问题就必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影响教育质量的因素诸多,在诸多影响因素中,教育主体——教师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

 

一、教师的人格力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潜在因素

 

乌申斯基曾有一段颠扑不灭的真理性格言:“在教育中,一切都应当以教育者的个性为基础,因为教育的力量仅仅来自人的个性这个活的源泉。任何规章制度和纲领,任何人为设置的机构,不管它设想得多巧妙也罢,都不能取代教育事业的个性……没有教育者个人对受教育者的直接影响,就不可能有深入性格的真正教育。只有个性才能影响个性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这说明教育者的人格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中具有参照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说:“人起初是以别人来反映自己的。”而且我们必须面对这样一个事实: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周围世界时,他自己也作为周围世界的极重要组成部分出现在学生的智慧和心灵面前。学生在认识世界的时候,也一定在认识教师。教师的思想言行、感情意志、道德品质和威信影响力都以教育者真实内在的自我面貌呈现给学生。我们说教师不是教学机器,而是有血有肉、具有个性特点的道德主体。教育者可以放弃自己的教育责任只管教学,但事实上教育者完整的个性却暴露在学生面前,虽然这种影响处在教育意识之外,却对受教育者产生着无形的、潜在的因而也是持久的、深刻的德育影响。而且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不够成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还没有形成,需要有人来指导,而教师是最恰当的人选。因为孩子对教师无限信任,在他们眼里,教师就是权威,教师就是智慧、理智与道德的典范。教师的每句话对孩子来说都是神圣的真理。由于学生对老师的充分信任,因而在融合的过程中,达到了知识向信念的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学生把新的观点和新的思想纳入到自己的价值体系之中,成为自己价值体系的组成部分,逐渐形成了科学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俗话说“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是巨大的教育力量,它比言语教育具有更强的心灵渗透力,它对教育质量的影响也是更持久,更深远。

 

二、教师的智慧力量是影响教育质量的核心因素

 

教学是实施教育的基本途径,也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渠道。教学效果的好与坏直接决定着教育质量的高与低,而教学效果的好坏又取决于讲授质量,学习质量和管理质量。但在影响教学效果的各因素中,讲授质量与学习质量决定了教学效果的总体趋势。这里必须指出的是:讲授质量起主要作用,这是因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认识过程的主体,但扮演不同的角色。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借助一定的环境,选择有效的讲授方法,向学生传授人类几千年来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习,发展学生智能;学生则在教师正确积极的引导下,利用最少的时间和精力,借助一定的学习条件和学习环境,选择有效的学习方法,去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认识能力。可见,教师教的水平制约着学生学的水平。而从学习质量的角度来看,它影响着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也必须注重提高学习质量。而且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是提高学习质量的有效途径。不过,学生能否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关键在教师。首先,学生应有正确科学的学习观,这一学习观来自教师的引导。应该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认识主体之一,学生既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也是教学活动的管理者,特别是学习质量的管理者。其次,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能有乐观的估计。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否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关键看他是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的同时,也在千方百计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这已成为教师的重要任务。教是为了不教,真正的学习是学生自我学习,这话是很有道理的,而且也符合时代的要求。信息时代的到来要求教师职能的相应变化,教师要“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教师不仅传授知识,更要“唤醒未被知晓或沉睡中的能力,使得每个人都分享到人们完全能够发挥自己才能的幸福。”可见教师是智力的开发者和学习的指导者以及来来的设计者。教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向学生传递着他的知识量,展示着获取信息的快捷方法,同时也在培养学生兴趣、爱好、探索问题的精神,指导学生观察问题的角度,对待事物的态度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习的也不仅仅是前人积累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思维的方法、思考问题的角度等。教师职业的变化,预示着教师内涵的丰富性,这也将对教育质量起到不可估量的影响。

 

三、教师的平等意识也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

 

现代社会剧烈的竞争已经渐渐扩展到了孩子身上,而且在“应试教育”指导下,学生每天面对着的不是无休止的试题,就是频繁的考试。压得学生们喘不过气来。尽管这样,教师还是常常把注意力放在少数尖子学生身上,而忽视大多数学生,而且加以言语上的挖苦和讽刺,使他们在老师和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造成了学生们在情感和心理上的极大伤害。长期以来,学校惯用正态曲线给学生分等,认为人的智力水平是呈常态分布的,即智力水平处于中间者较多,低于或高于中间者次之,天才和低能为极少数。按照这种传统的思维定势,大约1/3的学生能完全掌握教学内容,1/3的学生将不及格或勉强及格,另外1/3学生只能达到一般水平,而布卢姆认为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态曲线并不是神圣的东西,它所描绘的是一种随机的结果。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我们力图使学生学会我们所教的东西。所以,如果我们的教学是有效的话,成绩分布与正态曲线很不相同。”那么针对教师只注意少数尖子学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的事实,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表面上看班上所有学生接受的教学内容和时间是相同的,但他们实际参与学习的时间或积极参与学习的时间(学习机会)却是不均等的。这种状况必然导致人为地扩大了学生成绩等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反过来强化了师生对这种成绩分布结果的错误看法,使之“固定化”。其结果必然压抑了学生的抱负水平,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也破坏了许多学生的自我和自我观念。而教师的挖苦和讽刺,更导致了学生心理上的障碍。其实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孩子的自尊心更是稚嫩的,脆弱的。当老师只注意尖子生,而忽视大多数学生或教师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时,对学生心灵的影响将是恶劣且深刻的,甚至会使学生在自卑、忧郁、孤僻的性格陪伴下度过一生。不过,人们一直认为教师是爱的使者,是公平公正的使者,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关心学生、帮助学生、鼓励学生,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学生也希望从教师身上获得人格的尊重,对自我的信心以及对前途的憧憬,而不是不平等的对待,甚至是讽刺和挖苦。而且正是教师的这种平等意识,激发着学生的奋发精神,促进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教师是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面对新世纪的到来,我们要大声疾呼:人类社会进步的希望在教育,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 

------摘自<浙大知行网>

返回

上一篇:教育话题:孩子大了 谈“性”怎么开

下一篇:心理专家为上学不适的中小学生家长支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