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恪守初心育桃李,砥砺深耕满园芳。在四十中,有这样一位教师,她躬耕教坛24年,用点点滴滴的爱,汇聚成光,照亮孩子们的成长之路;将先人后己的无私精神,凝聚成火,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她就是优秀党员教师——魏爽老师。
二十四年来,她凭借过硬的专业素质,先后4次获裕华区嘉奖,3次获得裕华区“骨干教师”、裕华区“教学标兵”等荣誉称号,5次被评为校级先进工作者。从教二十四载,她始终不忘教育初心,对待课例精研精磨,多次获得市级、区级评优课、说课奖项,并两次辅导青年教师在区级优质课中荣获一等奖。在育人的道路上,她始终铭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担当与使命,用心关爱每一个学生,以质朴的情怀,书写教育的动人篇章。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魏老师在教育中十分注重“真心”的作用。
魏老师在担任班主任时,班中有一位姓付的女同学,无论从学习上,还是从纪律上,都存在很大问题。她总是独来独往,从不亲近老师和同学,时不时就会发一次脾气,惹得许多同学都不敢接近她。她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未交作业的名单上,当老师和她沟通时,她全然不认为老师在关心自己,而是像一只愤怒的小公鸡,摆出一副随时跟老师决斗的架势。上课时,她经常走神并且不记笔记,当老师提醒她记笔记时,她却不以为意,直接把书一合,怒目相对。

还记得那个周一,升旗时间就要到了,但魏老师却迟迟不见付同学的身影,就在魏老师要联系家长时,付同学姗姗来迟,慢吞吞地走进教室。魏老师询问她迟到的原因并提醒她注意时间时,没想到还没等魏老师话落,她却怒气冲冲地走到座位上,用力甩下书包,闹出的动静响彻教室,无论魏老师再说什么,她都一脸木然,一动不动,再也不理会魏老师。
付同学的性格虽让人恼火,但魏老师从未真正跟她生气。魏老师知道她原来的性格并非如此,只是由于家庭原因,从三年级开始,她的性格变得难以融入集体,成绩也一落千丈。魏老师很想走近她、关心她,但她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总是很僵,直到一个三八妇女节……
魏老师发现三八妇女节那天恰巧也是付同学的生日,于是打算给她准备一份生日礼物。魏老师买了几个澳橙,外表和普通橙子一样,里面的果肉却是红色的,味道也比普通橙子更加甘甜可口。她准备了一个漂亮的盒子,盒子底部铺了一层颜色各异的心形折纸,这是魏老师花了一晚上时间叠好的,她在每一颗“心”上面都写了一句鼓励的话,然后把澳橙轻轻地放在上面,另外还放了一封她写给付同学的信。信中最后一句话是:“孩子,有些事情不能只看表面,老师严格要求你,是为了你更好地发展,希望你能体谅我的良苦用心。你看这个橙子,它的表皮与普通的橙子没有任何区别,请你剥开尝尝看,也许会明白老师的心。”到了周五,魏老师把她叫到办公室,她一脸茫然,又略带防备地看着魏老师,魏老师却笑呵呵地对她说:“今天是你的生日,老师给你准备了一份礼物,祝你生日快乐!”只见眼前的小姑娘直直地愣在那,她不相信她平时总是给魏老师惹麻烦,魏老师还能记得她的生日,这是三年来,第一次有人送她一份“精心准备”的礼物,她冰冷的脸开始融化,终于,浅浅一笑,说了声“谢谢老师”,转身跑开了。这一笑,是甜甜的,暖暖的。魏老师的生日惊喜,让付同学感受到了被关心、被爱的幸福感。

魏老师知道这个孩子是可以变得更好的,一定要趁热打铁,只有时时跟她在一起,才能真正知道她在想什么,一下子,魏老师好像成了她的“小跟班”。在自习课时,魏老师会坐到她的身边,辅导作业,成为她的“专属教师”,帮她解疑答惑;在课间时,魏老师时刻关注她的情绪,看她不开心时,会将她叫到办公室,与她谈心,送一根甜甜的棒棒糖或者一张漂亮的贴纸;在班会时,魏老师毫不吝啬地表扬她的进步,鼓励她做得更好。
受魏老师的影响,班里的同学对付同学的态度也有了改变,开始主动和付同学交朋友,她逐渐融入到了集体之中。慢慢地,魏老师发现付同学不再迟到了,教室地面不整洁时,付同学一言不发地拿起墩布就开始拖地。她虽然还是不怎么主动跟魏老师说话,也不像别的女孩围在老师身边叽叽喳喳,但明显乖巧了很多,也懂事了很多,看老师的眼神也柔和了很多。就是这样一个性格火爆的女孩,在魏老师耐心与爱的浸染下,发生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变化。魏老师的爱正如一缕春风,吹柔了学生的心,也吹暖了学生的心。
身先士卒,以行践言
魏老师是2023级初一时的语文备课组长,备课组长的工作十分繁重,集体备课、教学材料的准备、青年教师的学习成长、备课组的教研活动、教学进度等都需要她来组织和调控。在这些工作中,魏老师充分发扬了党员的先锋带头作用,事事身先士卒。
作为备课组长,每一次需要准备教学材料、撰写备课记录时,魏老师都将自己安排在第一个,起示范带头作用;每一次集体备课时,都会精益求精,组织大家将每一堂课打磨到最顺畅、最精彩。

魏老师当备课组长时,语文老师很紧缺,她对组内老师说:“你们如果有事请假,尽管找我给你们代课。”她就是这样,即使自己身体不好,组内的工作她也从未推辞,反而主动多承担。每一次组内研讨课评课时,魏老师都会组织大家依次交流收获与意见,最后给出自己的意见。对于新教师研讨课存在的共性问题,魏老师轻轻说道:“这个主问题在哪里呢,不能满堂发问,小问题太多了,一定要有‘一八限意识’”。这就是组内研讨时的魏老师,从来没有大声争执过,但温和的话语却有着坚不可摧的力量。在她的带领下,我们年轻的老师们在备课时,时刻想着课堂上要设置好主问题,安排好学生任务,老师少说,学生多做,做课堂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阅读的促进者。
魏老师耕耘杏坛多年,桃李满天下。她培养的“桃李”不仅有学生,还有很多青年教师。
对于徒弟,魏老师甘为人梯,毫无保留,将自己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倾囊相授。听徒弟的课、批改教案、给予指导,魏老师不管多忙都不会将自己作为师父的职责打折扣。今年,魏老师又带了两个教学徒弟。
魏老师心思十分细腻,徒弟忘了按时交教案,魏老师会记得提醒,并精心批改,每一个教学设计都认真推敲过并给出合理的建议。魏老师的课堂随时向徒弟开放,她说:“我是你们师父,你们有空就来听,不用提前跟我说,咱们组的老教师都欢迎你们去听课。”于是,魏老师的班级中便经常坐着两个与其他同学格格不入的“学生”。对于初登讲台的新教师来说,魏老师的话既给予我们激励,又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


当然,魏老师也经常出现在徒弟的课堂里。每次听徒弟的课,魏老师都会在听课记录本上写满密密麻麻的笔记,包括徒弟的授课内容、每个环节的设计、每个活动的组织方式以及欠缺之处。当魏老师的徒弟是幸福的,每次听完徒弟的课,她总是先说优点,给徒弟信心,再委婉指出不足之处,并给予改进意见。
以行为本,初心不忘。作为党员教师,魏爽老师始终身体力行,发挥领头雁作用,秉承着教书育人的初心,以实际行动落实着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展现了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