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国外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及启示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1-12 18:17:00

国外研究型课程的实施及启示
    大连外国语学院社科部     邹璐
    [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外以课题探究和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研究型课程实施对我国研究型课程发展的启示:构建研究型课程的理论体系;建立真正基于学校的研究型课程;提高教师的素质以适应课程的需要;完善配套设施。
    [关键词]  研究型课程  实施启示
 
     一、国外研究型裸程的实施
    1.以课题探究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实施
    课题探究是研究型课程最重要的实施方式,即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调查、实验、文献检索等手段,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产生一定的成果。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
    (1)课题的选择
    一般情况下,课题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可以提供的学习资源、社会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兴趣等确定。确定的方式既可以是学生自主选题,也可以由教师给予一定的指导或划定选题的范围。
    例如,美国长岛的劳伦斯中学就设有专门的指导教师小组,他们先确定一些研究方向,然后以这些方向为主,为学生提供有关的信息、资料、实验及活动,启发学生的想像力,引导每名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再以学生自己提出的疑问为基础,帮助学生明确自己提出的疑问究竟是“想要了解什么”,并将该问题作为各自的研究课题。
    (2)制定研究方案,收集资料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设计自己的研究计划,包括课程实施的主要研究方式,资料收集的途径,组内的人员分工,课程实施的各个阶段,最后成果的表达方式等。
研究计划制定后,课程实施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探究。研究型课程的主要实施方式是以小组为单位,每个环节都可以通过小组活动的方式展开:从小组协商制定调研计划、小组合作分工收集和整理资料,到小组通过研讨澄清认识、得出结论、合作完成最后总结。
    研究型课程面临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收集资料,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能力。美国长岛劳伦斯中学在实施“自主研究”课程时认为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必须具备以下能力:查阅书籍、报纸、期刊、杂志及文献索引;观看录像、幻灯片或电视节目;使用CD—ROM;从事调查,与人交流,向他人请教,与专家交谈等;设计实验与制定仿真模型;进行野外考察或实验。
    (3)具体实施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一般学校的低年级特别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与活动的丰富多彩。比如法国初中的“多样化途径”课程,首先由各学科教师2~3人自由组合成指导教师小组,提出一个涉及指导教师所属学科知识的课题,然后由指导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按每周两学时的时间设计一整套活动方案,另外,可跨班级也可在本班级内组成课题组,在教师的带领下开展活动。
    教师对课程实施的指导是贯穿全过程的,美国长岛劳伦斯中学在实施“自主研究”课程时,教师对学生的指导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教师要考查学生所选择的题目大小是否合适,是否切实可行,是否太具有挑战性;第二阶段,教师应检查每位学生的研究计划,保证计划的可实施性并考查每位学生收集资料的方式、途径是否与研究题目紧密相关;第三阶段,帮助学生分析所收集到的资料;第四阶段,帮助学生修改研究报告,鼓励学生自评、总结。
    (4)评价
    研究型课程的评价对各国课程改革来讲都是一个难题。比如:在法国,高中学生从高二开始接触研究型课程,主要做选题和围绕课题收集资料以及初步的资料分析工作,到了高三,则从事具体的课题研究工作。在评价过程中,教师先对学生的高二成绩作单独评价,高三时将高二的评价结果折算后计入高中该学科的会考成绩,不过这就给评价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国外研究型课程的评价一般以自我评价为主,学生在自我评价报告中阐述自己在研究过程中的所得所失,如“我学会了什么”、“我掌握了什么方法”、“我的研究活动中有什么得与失”、“今后我准备如何改进自己的研究工作”等,这些部分可能是研究型课程中最精彩的部分。这种评价一般是采用内部评价的方式,即评价是以个人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为参考系,而不是以外部统一的科学标准或尺度为参考系。比如日本高中“现代社会”课程的评价要求是:是否能够不拘泥于社会一般的成规和习惯而有自己独立的想法和做法;课后让学生就自己的生活方式发生了什么变化写一篇文章;除作文外,还通过《环境报》作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并以考试(是否掌握了基本知识)等方式进行综合评价。
    2.以实践活动为主要形式的课程实施
    这种实施方式是指在课程的实施中主要采用观察、调查、主体体验等实践方式对课程主题进行研究,学生在实践中可以综合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一般来讲,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设计或创造某一种产品、服务或系统来满足某一确认的需要,或者改进某一设计或系统;(2)计划或组织一项活动,如设计班级的各类活动,组织学校的俱乐部活动,对学校的工作提出正式的建议等;(3)解决学校或社会生活中面临的问题。这种方式一般是在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对问题的假设解决方案,强调问题解决的实际操作性和针对性,通过课程实施使学生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日本高中学生提出的所在街区的交通设计方案、学校建设规划建议、公共场所管理的建议,等等。
    二、对我国研究型课程发展的启示  
    1.构建研究型课程的理论体系
    任何改革,都要理论先行。研究型课程的理论体系应该包括:
    (1)理清一些概念问题,如“研究型课程”与“研究性学习”,“研究型课程”与“活动课程”等。
    (2)构建研究型课程的理论基础,使研究型课程的界定与未来发展更加科学。(3)保证研究型课程从目标到评价一系列环节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4)加强在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段的课程实验力度。在实践中总结出在各层面实施研究型课程的不同方法。
    (5)组织已开展研究型课程实验的学校及时总结实践案例,给予点评与整理,并结集出版,藉以对其他学校研究型课程的实施起到示范效应。
    2.建设真正基于学校的研究型课程
    (1)研究型课程应真正基于学校的基础开设研究型课程是国家和学校合作管理的课程,国家主要对其课程地位、课时安排等进行规定,课程的开发则必须由学校来完成,需要具有可行性和科学性,符合研究型课程的性质,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
    (2)研究型课程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实施模式
    各个学校的基础不同,为研究型课程提供的条件也不相同。因此,各个学校在实施研究型课程的过程中应坚持的一条基本原则就是:一切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鼓励教师和学生从实际出发进行课题研究。
    (3)提高教师的素质,适应研究型课程的需要
    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依赖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在教师成长的全过程中建立一个质量保障体系,具体措施如下:
    a.改善教师地位,努力吸引优秀的高校毕业生加入到教师队伍中来;
    b.在师范院校的课程中增加课程研制与基本研究方法的内容;
    c.将指导学生从事研究型课程的实施作为教师、尤其是新任教师的必学技能;
    d.通过各种政策鼓励教师从事研究型课程的实践工作。
    (4)完善配套设施
    a.学校要对已有的人财物资源进行重组,同时注意开发和利用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争取家长和社会方方面面的理解、支持和参与。
    b.对研究型课程实施进行监督,由专门的机构或小组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实施的情况,提出建设性的建议。
    c.制定相应的对教师、学生、课程管理者的评价制度,保证课程改革的方向是正确的、健康的。在评价过程中,注重对学习过程、指导过程、管理过程的评价。
    d.制定相应的政策,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的实践。
    e.制定相应的课程管理文件,落实学校相关部门的职、权、责,明确管理的程序与要求,确保课程计划的落实,对违反课程要求的行为要及时处理。
    f.为学校研究型课程的实施提供更多的配套材料,有条件的可以成立研究型课程专用图书馆。
    g.做好资料(包括文字、照片、录音、摄像、活动记录等)的积累、整理、保存工作,认真收集每一次相关活动的资料及活动记录,以便从中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为以后的工作作铺垫。
    h.优化教育环境,加强社会舆论的关注,为研究型课程的探索和实施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i.制定相应的保障政策,如教师人力保障、资源保障、学生外出人身安全保障制度等。
   
    参考资料
    1、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在法国[J].教育发展研究,2000,(10)
    2、沈晓敏.环境与生活——日本高中“现代社会”教学设计[J].上海教育情报,2002,(2—3)
返回

上一篇:2006年第一期

下一篇:2007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