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中考试题给我的一点提示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1-15 10:02:00

中考试题给我的一点提示
   综文组   张艳超
    新课程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创共生、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通过对《2004课改实验区中考试题精萃》的分析可以看出,各实验区历史学科的中考试题中,灵活性、综合性的试题占一定的比例,开放性试题增多,都体现了课程改革的思路和意义,都体现了《课程标准》的要求。强调将问题放在实际生活中,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对于我们的教学具有很好的借鉴指导作用。
    一、命题中体现的课程改革思路
    1、历史情境想象与诊断。如南京卷22题,一位威尼斯商人来到文艺复兴的发源地英国,拜会了文艺复兴的先驱者莎士比亚。他们探讨了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神秘的微笑”,还欣赏了但丁的悲剧《哈姆雷特》,要求从中找出错误。再如海口市36题,设想你是一位参加五四运动的海南籍学生,给远在海南的父母写一封信,介绍五四运动。以上两题是典型的让学生设身处地考虑问题的试题,这既需要学生掌握相关知识,还必须具备想象力和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
    2、注重人文、环保等现代意识。如南京卷24题: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请举出三例在本次博览会上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你同意环保污染也是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重要“礼物”这一观点吗?为什么?
    3、注重历史指导现实:如湟中县13题,让学生从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得到启示,来为中国解决城镇和农村贫困、失业问题出谋划策。这是一道典型的历史与现实,历史与政治相结合的试题。真正提享乐学习历史的作用。
    4、注重知识应用于实践:如湟中县15、应用图示法回答问题,考察归纳能力;要求提出问题不作答,考察敢于质疑的能力。16题,为抗日战争胜利59周年写一个标语、及墓志铭。鹿泉题43,筹备新中国经济建设成就展。
    二、试题中所的总体特点
    1、知识点涉及古今中外,知识面比较广,考察知识的死记硬背的试题几乎没有,多是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所以虽然实行了开卷,实际上对学生的要求更高,试题难度系数并没有因为开卷而降低。
    2、知识的综合性加强,以历史事件印证政治知识,历史事件的地点与地理知识相结合等等。
    3、考察的形式也多样,比如要求写出宣传标语,为某历史人物写墓志铭等等。
    4、注重文化类知识,并用文化体现时代性。
    5、突破原有题型体现实践性和探究性。
    三、对我们教学的指导意义
    基于中考试题所体现的特点及思路,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的问题是:
    1、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联系实际生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问题,包括国家大事和生活小事,并能透过现象看本质。
    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不仅使学生真正理解并掌握基本课本知识,而且做到学以致用,结合热点、重点问题,让学生把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连,以教材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知识迁移能力。
    2、注重对于学生分析、归纳、综合等能力的训练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平时的初中历史教学,在注重历史基本知识的传授的同时,必须注意培养学生初步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综合、归纳、分析比较以及发散思维和语言表达等能力,在这过程中,必须注意到并注重培养学生可贵的创新意识。但有一个误区必须要避免:即由开卷考试可能带来的轻视历史基本知识、片面重视能力的问题。必须明白这样一个事实:知识是能力之源。
    3、增加教学的灵活性,摒弃死扣知识点,不加以拓展的错误教学概念。
    必须注意历史与相关学科知识的结合,比如和地理、文学以及政治常识初步的相互渗透。还必须在教学中渗透教育意识,真正把历史课堂变成国情教育、思想教育的重要阵地,变成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历史内容本身的博大精深就注定了它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最好的园地。
返回

上一篇:2006年第一期

下一篇:2007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