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让音乐净化学生的心灵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1-15 10:12:00

让音乐净化学生的心灵
    音体美组    魏艳
    音乐教育的目标不是把学生们都培养成为音乐家,而是面向全体学生,通过音乐特有的形式、手段,培养出高尚、完美高素质的现代人,这也是德育教育所要达到的。
    音乐教育把那些社会理性转化为生动、直观的感性形式。其蕴含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均使中学生在提高音乐审美感受、表现力的同时,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以升华,完善人格,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例如,在澳门回归之际,一首《七子之歌——澳门》唤起了学生们对祖国的无限热爱,对游子回归祖国的牵挂。歌中唱到“你可知MACAO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但是他们掠去的是我的肉体,我依然 ……”。当唱起这首歌,学生们的民族责任感油然而升,祖国的命运、荣辱与每个人夕夕相关。当唱到“母亲啊母亲,我要回来……”;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澳门特区高高飘扬时,不少学生流下了激动的热泪。
    又如,小提琴协奏曲《梁祝》,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中国优秀的音乐作品,以故事情节为线索,描述了梁山伯、祝英台二人的真挚爱情,对封建礼教进行了愤怒的控诉与鞭笞,反映了人民反封建的思想感情及对这一爱情悲剧的深切同情。当欣赏到“长亭昔别”、“楼台相会”两段时,学生被大提琴与小提琴动人的旋律所倾倒,被主人公真挚地情感所感动;呈示部主题,柔美、深情,副部主题,旋律清新、活跃,使学生体会一种纯朴、善良;“化蝶”充满了浪漫与幻想,“一双彩蝶,翩翩起舞,飞向远天……”,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音乐教师是音乐的重要传播者,既是教育工作者,又是引导者。要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的,懂得真善美的人,这对音乐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音乐教学方式已不适应现代音乐教育的需要。音乐教育正面临改革,教师要跟上时代的发展,转变观念、创新教育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寓教于乐、寓乐于教。更要注重榜样的作用,用自己“爱乐”的行为、思想去感染学生,形成正确的、良好的学习音乐的氛围。
    在中学音乐教育中,教材内容应是丰富的、鲜活的,选择学生宜于接受的教学形式,由浅入深地拓宽音乐教育的空间,不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同时融入德育内容。如:了解作曲家的生平、作品的背景。中国作曲家冼星海的代表作品《黄河大合唱》,是中学生们早已熟悉的,作品创作于1939年,距今已有61年的历史,但学生们唱起《保卫黄河》;聆听《黄河颂》时,依然是情绪饱满。冼星海在《我学习音乐的经过》中写到:“一个《黄河大合唱》的成功在我不算什么,我还要加倍努力,把自己的精力、自己的心血贡献给伟大的中华民族。我惭愧的是自己写得还不够好,还不够民众所要求的量。因此我又写了《民族解放交响乐》和其他作品,但我还要写,要到我最后的呼吸为止”。朴实的一段话表现出作曲家对人生执着的追求、坚定的信念、谦虚的态度。这些好的品德都是学生应学习的。学生在欣赏或演唱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时,通过体验音乐再次升华跳动的心灵,撞击出一束束音符的火花──热爱祖国、热爱生活,追求真理。
    音乐是表演的艺术,给学生实践的舞台,充分展示他们的才华,不断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相互学习,磨练毅力是必不可缺的。在多次艺术节、合唱节比赛中,学生们热情高涨,为搞好活动群策群力,利用课余时间精心排练,充分体现了学生们的集体主义观念和责任感,使学生们不但在艺术水平上有所提高,并且体验到了要成功就要付出很多心血,不具备优秀的意志品德将无法完成。艺术节、合唱节不仅是让学生掌握音乐的技能、技巧,合唱几首歌曲,更重要的是要挖掘学生的音乐潜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艺术美的感受、表现和创造力,这背后蕴含着对同学们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观念的培养和高尚道德情操的锻炼。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善于运用一切美的教学手段来唤起学生的美感,使他们在轻松、活泼的音乐气氛中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来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中学时代的音乐教育与德育教育是中学教育领域中两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鲜明的音乐形象生动地反映和影响着人的思想感情。音乐美感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浸入中学生的内心世界,通过审美体验的积淀,产生巨大的行为力量。当前音乐形式多种多样,现在的学生学唱新歌主要是靠耳朵听会的,由于音响声源几乎充斥在空气中,非常容易得到,学生自觉不自觉的就会被淹没在流行音乐的音响狂潮中。对于流行音乐,尤其是中学生这个正值青春期发育、心理因素非常不稳定年龄段心目中的流行音乐,我们只能疏导,不能阻塞,因为这个年龄段非常容易盲目疯狂崇拜偶像,对于流行音乐的偶像既不固定也不长远,更说不上有什么理由说换就换,变异性极大,他们对流行音乐的追求永远是最新潮,最盲目,最疯狂的,血气方刚、热血沸腾、非常情绪化又很浮躁,这就是他们这个时期的年龄特点与成长过程,也是最逆反最不负责任的一段,由于这个心理特征,对他们不能硬堵,只能慢慢做工作,因势利导,引导学生用审美的眼光去面对这广阔的音乐海洋。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沟通,相互学习,教学相长,这样也逼着教师经常去了解去关注流行音乐的最新发展,教师通过学生了解到他们最近又在唱谁的歌喜欢谁的音乐,当同学们睁大难以相信的眼睛、张大无比惊异嘴巴看着 “HOT””SHE””周杰伦”这些只属于他们的词从老师嘴里流出来的时候,师生关系是多么融洽呀,最终使学生达到中学音乐的教育目标。音乐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最佳方式之一。良好的音乐教育不仅仅可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树立理想、陶冶情操、而且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有着深远的意义。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从我做起,让学生从音乐教育中获得真善美,让音乐净化学生的心灵!
                                                                            2005年4月
返回

上一篇:2006年第一期

下一篇:2007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