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浅析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1-07 16:44:00

浅析在地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综文组   张昆
    摘要:随着新一轮教改的全面铺开,教育创新的理念逐渐渗透到教材中去,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使他们能够做到全面发展,进而能从课本里走出来,脱离那种死记硬背的常规模式,使课堂中、书本里的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做到学以致用,从而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贯彻素质教育的今天,尤其在地理这门学科中,充分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最突出的方法,这本身也是地理教学区别于其它教学的特点。
    关键词:地图 读图能力 引导
    正文:“地图是地理学的语言”。地图在地理学习和研究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地理学的发展历史看,是先有地图然后才有系统的地理学理论知识。地图集中了客观世界大量的信息,通过对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概括出各种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中学阶段的学生,恰恰对地图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强调地图的重要性,还要教会学生阅读各类地图。
    1.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也是方便人们对空间认识的一种重要载体。对于地图的重要性,我国古代学者郑樵就提出“古之学者,为学有要,置图于左,置书于右,索象于图,索理于书”,相对于地理课本的文字而言,地图以其形象、直观、简明、生动的特点,更加深了学生对地理事物的空间理解。
    地理的知识方面,其主要来源,应从地图上获得。比如说,地理名称、景观等地理事实材料,是和地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这些地理的基础知识,在地图上看来是直观、生动和具体。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过程,是受他们的年龄特点、认识特点所影响的,通过地图、图片等直观内容,才能更有效的形成地理观念,进而理解更多的理性知识,如地理规律、成因、基本原理等。这样,才会使地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才能使学生更容易、也更牢固的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在读图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2.1形象思维的培养
    阅读地图,首先应懂得地图中各种符号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即要先学会看图例。图例是对各种地理事物的形象的简化,图例的设置就是人们形象思维的结果。熟悉了图例,学生才会懂得地图中各种符号或颜色的意义。教师可以先摆出实物的特征,再通过调动学生的想象,就能使其了解各种图例的意义。认识图例就体现了一种形象思维的过程。有的地图比较简单,学生能很快地明白地图要说的主要意思。如“中国人口分布图”,先带领学生熟悉图中各种颜色代表的人口密度,然后让学生从整幅图上去观察东、西部人口密度的差异,从而得出东部人口密度比西部人口密度大的结论,然后教师再进一步让学生阅读地图,找出我国人口分布最密集的是哪些地方。经过这样层层深入的学习,学生就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主要特征。
    2.2逻辑思维的培养
    有的地图比较繁杂,图中有许多地理事物,这就需要教师先对这些事物进行分类处理,以一定的逻辑顺序组织起来,再向学生讲授。如“中国地形图”的判读,图中有山脉、高原、平原、盆地,还有丘陵、河流等。若教师不先分类,学生将无从下手。在教学中可以先让学生看整幅地图的颜色,大体分为三种,从而知道我国地势分为三级。再借助立体的“中国地形图”,让学生感知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如果不借助地图,而只是让学生凭空想象,他们将无法得出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的特征。接着就是对各种地形区位置的认识,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从各种地形的特征来分析它们所处的位置。如平原的海拔一般较低,根据我国地势西高东低的特征,让学生预测平原将出现在东部还是西部,再通过与地图进行比较发现,我国的平原在第三级阶梯。通过这种比较直接的推理和对照事实的比较来加深学生的印象。然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顺序,让学生对各个地形区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如认识我国的四大盆地时,可以按照从北往南的顺序;而认识四大高原时可以按照从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由北往南的顺序。
    2.3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结合
    当教师在告诉学生某些地理名词时,还可以讲述一些当地的地理特征,或者让学生通过一些照片、谚语去感受各个地形区的特征。经过多次强调,在学生的头脑中就会有各类地形区位置的图像,以后在填图时就会自然的联想到。在地图上认识各类地理事物都可以先提供给学生一定的顺序和方法,地图上的事物不是杂乱无章的,都是有一定的条理性的。可以通过逻辑思维过程,把这种条理性提取出来,便于学生理解。这样,不但让学生找到了阅读地图的一种方法,同时,还培养了学生有步骤、有条理地分析各类事物的能力。这一过程,就充分地调动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3.引导学生去认识地图
    在地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学习新课、复习旧课、回答问题、课外作业等各个环节中进行读图、用图、填图和绘图的练习。读图是学生使用地图的入门,获得地理新知识的向导,填绘一定数量的地图,是复习巩固地理知识的重要手段,运用地图来分析判断、说明地理事物分布的情况及其相互联系和演替规律,是培养学生进行地理思维的良好途径。
    3.1讲清基本概念。
    地图包含的内容很多,它不仅有各种地理事物的位置、形态、地理名称、数据、景观等等,而让学生去认识这些东西,就必须使他们掌握有关地图的知识,(在初中地理7年级上册中就讲解了地图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以及在地图上辨认地面高低起伏的知识等。)正确牢固的掌握这些知识,对每一个学生的读图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的作用。对地图基本知识的教学应该强化,并贯彻到以后的教学中,并且应该讲得更加详细,而不仅仅的是简单的一代而过,因为它是读图的前提条件。
    3.2讲授新课练读图。
    针对讲授新课的内容,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让学生有目的、有步骤地查阅有关的普通地图,使学生熟悉地图要素,了解地理事物,获得感性的地理知识,并进而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例如:在讲授世界地理“中东地区”一章时,首先让学生查看地图“中东的范围”,然后找出中东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和它周围所临海洋,从而得知本区所处纬度位置较低,北回归线从本区中部通过,周围临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及大西洋、印度洋的地理位置特征。然后查看本区中的分层设色地图,发现大部分地区颜色呈黄色,可知本地区地形大部分以高原为主。所有这些特征及所涉及的地理事物名称,都能在图上反映出来。因此,如果能掌握了读图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图习惯,学生将不再惧怕上新课,并且在头脑中会产生一幅幅地图的表象,学习会得心应手,地图知识也会运用自如了。
    3.3课堂提问练用图。
    地理知识概括起来,一般都分属于四类知识,即名称概念、地理特征、分布与发展规律,成因与原理。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指图说明地理特征、基本原理,分析地理分布规律和相互关系,这是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进行地理思维的重要途径。
    3.4课外作业练填图。
    在学生的课外作业中,适当填绘一定数量的地图,是复习巩固所学地理知识的重要环节,是把所学的地理知识再现在图上,用以强化学生记忆的最有效办法。
    总之,掌握地图是学好和运用地理知识的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手段。只要学生能做到经常读图、填图、用图,就会逐步掌握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能力,学习会变得轻松而有滋味。
返回

上一篇:2006年第一期

下一篇:2007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