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浅谈新课标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5-25 09:00:00

浅谈新课标下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综理组  李志勇
关键词:
    合作学习 阅读学习 情感教育
内容提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时所具有或偏爱的方式,即学习者在研究解决其学习任务时表现出来的具有个人特色的方式。它不仅包括学习方法,而且涉及学习习惯、学习意识、学习态度、学习品质等心理因素和心灵力量。传统的教育方式注重知识的传递,学生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容易造成填鸭式的教学,而这种教学方法明显不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尤为重要。在这种情况下,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探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体验性学习等多形式的手段,来实现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就显得尤为重要。
正文:
    我们在课改实施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方式的转变,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感触。下面就谈一谈我们的看法:
    一、从被动接受到积极参与
    传统的教学活动以“告诉”的方式让学生“占有”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造成了学生被动的接受方式。有些老师的课堂气氛热烈,师生互动多,这并不代表学生在主动学习。简单的一问一答式教学并不是真正的主动式学习。在讲授中给学生留有消化时间,提倡师生互问。在教学的过程中,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掌控好教学进度。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学,使学生真正的参与教学,在课堂上经常出现学生积极提问,而问题又是下一步要探讨和解决的问题,内容自然过渡,学生积极性高,经常主动投入讨论,进行合作学习,探求真知,既获得了知识,又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在参与中,他们可以设计方案,做实验,进行讨论,扮演角色,模拟活动,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活动,或创造性应用知识。例如;在人体的“三道防线”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多方位的参与课堂过程,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并根据免疫当中的相关知识进行角色扮演,三名同学分别扮演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第三道防线,一名同学负责进行解说,并相应的由不同的同学分别扮演细菌、病毒等入侵人体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免疫的过程进行现场模拟,从而充分调动了同学们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欢笑中掌握了知识;再如,“练习测量”一课,我们可以事先请学生从家中带来一些他们想测量的生物,在课堂上教师提供用具,大家共同设计测量方法,最终在实践中检验,在学生和教师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和教师的距离感消失了,共同体会到问题被解决后的成就感,学生又怎能不愿意学呢?通过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只要我们用心去做,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合理的教学方式。通过三方面的信息交流,即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和书本之间的交流,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就一定能够真正实现乐学、会学和善学。
    二、从机械死板到自由民主
    创设民主、和谐、平等和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保证,同时也是实现学习方式转变的必要条件。让学生感觉到他们的老师处处为他们着想(喜欢他们、对他们的需要作出反应),那么,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就会非常高。我们可以积极利用教师的非语言的直接行为:包括目光的接触、微笑、肯定的姿势、声音的多样化、身体的前倾和放松的姿势。平等对待具有各种差异的学生,根据学生擅长的学习方式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针对学生的疑问和各种情况,提供示范、指导和建议,引导他们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观点,让学生说明结论的有效性,对结论予以评价。还要注意保护学生发表意见的积极性,使学生乐于说话,敢于说话,注意以自身的人格魅力以及肢体示范体现尊重和信任,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中教师要切实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的火花,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培养他们敢于别出心裁,敢于想象猜测,敢言别人未言,敢做别人未做,不迷信权威,不把自已束缚在一个狭小框框内的创新品质。教学中师生要积极开展双向交流,各抒己见,开放彼此对问题的认识、观点、看法,阐明各种观点、看法的原因和理由;平等、公正地进行讨论、验证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要让学生在探究的氛围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一个伟人曾说过:我们就是要做前人和别人没有想、没有做或不敢想不敢做的事情!没有个性,就没有创造,就没有特色。我们的课堂要营造一个个性得以自由发展的宽松氛围。要使优生发挥特长优势,使后进生不因为有错误观点而受到热潮冷讽,要消除后进生对学习的“恐惧”,每个学生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享受到成功的喜悦。
    三、从单打独斗到学会合作
    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交流的学习空间,能从多方面促进学生更加生动活泼的学习。例如《校园植物调查》可分小组进行, 每组4—5个人,小组长负责组织,由于校园植物较少,大家集思广益,有的建议在小区调查,有的建议到附近的公园调查,还有的建议在民心河旁进行调查。大家经过缜密的思考、商量后共同制定出调查计划(包括调查的具体范围、时间、路线、工具及方法等)。进行调查时,小组成员又有具体分工,有的负责编号,有的负责记录,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同学还负责对不认识的植物进行“写真”。回来之后,小组成员参照书上的小辞典将调查到的植物进行分类、统计和整理。在植物分类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不同意见和争论,这时小组成员共同查阅工具书或咨询教师,将问题搞清楚。学生在小组中进行学习,成员之间既相互交流,又相互竞争,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了沟通、分享,学会了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他们合作越融洽,学习就越愉快。第二节课,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调查情况,小组代表充满自豪的向全班同学和老师汇报小组的调查情况,使小组成员有一种通过努力获得知识的成就感,这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教师对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其他的小组进行激励。并让学生自评所获得成绩与小组合作的默契程度是否有关,使学生认识到分工合作对于完成一些难度较大或费时的学习任务是很重要的。又比如《在六大营养物质的作用》这节课,要求同学们分组编写剧本和角色扮演。小组中的同学进行角色分工,根据自己的角色来查阅、搜集和整理材料,最后小组对剧本进行汇总和排练。大家必须同心协力,共同奋斗才能出色的完成任务。因此,合作学习在新型的教学模式中是很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合作学习中,有些不参与讨论的学生自己埋头看书,或者心不在焉。而同组的其他同学并不干涉。还有学习好的同学高谈阔论,基础差的学生一语不发。虽然教师不再满堂灌,却变成好学生满堂灌。怎样使每个同学真正的参与学习呢?应该让小组分工更明确,可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好学生的包办、代办,基础差学生的自主性、兴趣的激发也是个问题。
    四、阅读、学习阅读、阅读学习
    学会阅读学习,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和习惯是新时期教育科研与教学改革探究的重点。
    阅读学习,不仅仅指识字,掌握一定数量的词汇和阅读技巧,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能够默读、朗读等。更重要的是要以获取信息为基本目的:包括对阅读材料的检索能力(应用索引、图书、卡片、档案……寻找信息);对信息资料的理解能力(包括一般的阅读能力和专业的阅读能力);对所需材料的选择能力;对所读材料的组织能力(概括、提纲挈领等)。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中教科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图片、图表资料增多。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学生学会检索,学会提问,学会讨论,学会验证提高阅读能力,进而提高学习能力,也是改变学习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五、情感教育的转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养成也是中学生物学教学重要的关注点。情感需要情感的熏陶和培养。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学习责任,更是指乐观的生活态度、求实的科学态度、宽容的人生态度。价值观不仅强调个人价值,更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科学的价值,更强调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统一;不仅强调人类的价值,更强调人类价值与自然价值的统一,从而使学生从内心确立起对真善美的价值追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的理念。在教学中,注重以教师的个人魅力去影响、激励学生,以学科魅力去感染学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改变学习方式。比如,活动过程中注意保护实验动物,减少实验动物的痛苦、不见血,活动完成以后将小动物放回大自然中等,可以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又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生物的生存依赖一定的环境,也影响环境 “观察细胞的基本结构” 可以了解“实验仪器设计,掌握一定的生物学实验技能是顺利完成实验的保证”; “探究酸雨的危害”又可以了解到“生物圈是人类与其他生物的共同家园”,提高责任意识; “探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可以使学生关注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知道每个公民的行为与国家的前途密切相关;学习图示数据的方法和根据数据分析、判断社会问题等。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活动与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得到统一,升华了学生的思想境界,更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六、课虽终,趣未尽,思未止
    生物新课程中,有很多内容可以在课后完成,如资料收集与处理、社会调查与实习、实验材料的采集准备、学习经验及成果交流等活动。课题探究就是很好的方法:“通过课题研究活动,着重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包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和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鼓励创新能力,增强实践能力。” 有了以上几方面作基础,实现课题探究,进行主动学习已经很简单了。
    日常教学中,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与社会相联系实际问题和与现代科技发展相联系的问题。比如引导学生在学完《合理膳食》的内容后,运用所学知识调配饮食,以保证身体健康和正常的生长和发育,并指导他人如何做到饮食平衡。又如,了解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尤其是“一棵树的价值”后,发动学生寻找生活中的陋习,指导日常生活,我们学校的学生在科技节中广泛收集各类废纸,加以整理,分析,发出倡议并与一些固有陋习“断交”;再比如,在对人体生理有了一定了解之后,综合性的考虑:煅炼前、锻炼时、锻炼后应注意些什么,经常锻炼有何好处,如何选取适合自己的锻炼方式等。一些探究实验可以布置课下完成。以期达到“课虽终,而趣未尽,思未止”,来扩展学生的学习领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最终改变学习方式。
    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有赖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只要我们始终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己任,终究能使学生学会、会学和乐学。
    参考文献:
    冀教版《初中生物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返回

上一篇:2007年第二期

下一篇:2007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