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蜕变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07-05-23 15:10:00

蜕变
        ——有感于首届全国中小学班主任管理创新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大会
    数学组  孟勇惠
    2006年11月3号带着期中考试失利的眼泪,带着沮丧、失落、无助……极度复杂的心情,我踏上了去北京学习之路。可能是因为当班主任以来,我的付出和班里取得的成绩总能成正比,这次期中考试对我的打击太大了,我一时有点儿无法调整自己了。当我在北京优龙培训中心参加了首届全国中小学班主任管理创新暨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大会,听了北京市广渠门中学特级教师高金英和全国优秀班主任、国务院特殊贡献专家丁榕老师的经验交流后,我的心情豁然开朗,在班主任的班级管理中我得到了启迪和震撼。走在北京凛冽的寒风中,可我品尝到的是阳光的味道儿。我非常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样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让我在班级管理中,走的稳定,做的更科学。 我把这次学习称之为我育人理念的蜕变。      
    一、人格魅力。
    高老师的人生信条:吃所喜,穿所好,一任秉性;付其劳,奉其酬,两袖清风。为的是:心底坦然。教师要用人格魅力去感染学生。高金英讲作为一个教师在教育学生方面应该具备:完善的人格魅力,深厚的品德修养,丰富的知识技能和耐心细致的品性。
    1、爱心。管理中一定要改变以管理者为中心的管理定式,班主任要倾听学生的声音、包容学生的无知、体谅学生的心境、鼓励学生的进步。用慈爱的心、向上的人生态度和高尚的道德、人格感染学生。
    2、责任心。认真做事可把事情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把细小的事做到位的,你就是人才。
    二、班主任要有智慧。
    1、学会观察,制造教育契机。班主任要学会观察,会看。作为班主任,脑子里不能全是事儿,否则自己就会深陷其中,不分主次。我以前进教室,眼睛盯得全是事,满脑子的事,立即就会怒发冲冠。高老师名言“不要经常批评学生,要学会控制学生和自己的情绪。要学会一小事见大精神,在处理事情的时候要一竿子插到底,解决彻底。带宏志班时的“长毛的咸菜”这件事,高老师对学生不一不饶,一连对学生进行了5天的教育,第一天,就问学生它为什么长毛?班长干什么去了?第二天问为什么让我发现?班干部、团支书干什么吃的?第三天训他们为什么不懂得珍惜;第四天,问学生为什么没有这种自律的精神?第五天,讲讲为什么没有志气?最后,高老师告诉他们:宏志班,那是我们大家的一个招牌,这个牌子真的不能倒,因为它代表了一种精神: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特别有志气、特别能作为。在高金英老师身上,我深深体会到“教书育人”这句话的真谛。
    2、班主任是智慧的象征。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多看书,收集资料,要有对信息的洞察力、敏感性和悟性。有一些有趣的手机短信在我们之间广为流传,高金英老师是一位用短信进行教书育人的典范。当她看到学生有人走神或打瞌睡时,她用简短的语言讲了一则沟、沟、沟、两人骑车一同掉到沟里的小短信,解除了学生的困意,提高课堂效率;一只会用奶瓶喝奶的聪明的小狗,为了保护主人的孩子,在与狼的厮杀中,弄得满嘴是血,一进家门的主人误以为是狗吃了自己的孩子,在主人拿起菜刀把狗砍成两段时,自己的孩子竟从床底下爬了出来——连聪明、单纯的小狗都会与主人发生了误会,更何况是老师与学生之间发生误会也很正常,这是高老师在教育自己学生不要在课堂上与任课老师发生冲突,很可能是误会;简单的故事,深刻的寓意,比班主任说一箩筐的大道理更有说服力。这次报告中高老师讲了几个生动幽默的小故事,其寓意深刻。每个故事都蕴涵着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对孩子们都能起到良好的思想教育。有些故事和短信我也听说过,像龟兔赛跑、太阳与风比赛谁能脱掉人的大衣、盲人与瘸子的故事,鹦鹉的故事……但我从来没有像高老师这样将他们恰当的运用到教育学生身上。很好的笑话、故事在我自己听后、笑后便抛到九霄云外,错失了较好的教育资源。老师们总说,没资料、没内容。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我们抓不住时机,没有恰当的将自己的所学、所知应用到教学工作中。高老师丰富的教育经验,灵活多样且恰当的教育方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
    3、老师必须海纳百川。大海为什么伟大?因为它拥有世界上最多的水,而拥有的关键是它的位置最低。 任课教师与学生发生冲突,怎么办?当老师和学生发生冲突的时候,宽容是唯一解决的办法。作为班主任的方法是,以德报怨,以柔克刚,为师生搭建情感沟通的桥梁。
    三、更新育人观念,研究学生的心理,教师要善于研究学生心理,学会引导学生的情绪;以人为本,一定要跳出问题,看本质。
    我的育人“七寸”——正如丁榕老师所说的“四多四不够” 1.研究事多,研究人不够 ;2.研究教育的外化过程多,研究教育的内化过程不够;3.研究共性多,研究个性不够;4.研究思想教育多,研究心理教育不够。我们班主任工作无效的原因之一是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常言道:药疗不如食疗,食疗不如心疗。    
    了解学生需要——按需施教,要了解学生的需要,就是要用学生的大脑去思考问题;用学生的兴趣填补自己兴趣的空白;用学生的情感去体验情感;把学生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然而我感触最深的——把我们的需要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面对毕业的高三学生,在紧张的压力下,学生容易浮躁和失去前进的动力,而面对就业组和考学组,丁榕老师抓住学生的内需和老师的所需,采取体验式教学,就业组先填的工作表,面对表中一系列的内容和劳动人才市场招聘的激烈竞争,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重要性;面对考学组的志愿表是清华、北大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大学;面对即将大学是继续深造还是就业,在人才市场交流的亲身体验,让那些有志向的同学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找到适合教育的结合点。都说只有班主任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而作为教育者来说,恐怕走进学生心灵就是最大的幸福。
    教师的工作,有点像蜜蜂酿蜜,需要博采众长。为了实现教育的文化功能,教师除了要有本体性知识以外;还要有广博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把学生引向未来的人生之路。
    脚踏实地,一直往前走,幸福就在你的身边!
返回

上一篇:2007年第二期

下一篇:2007年第三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