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激活学生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12-06-18 16:56:00

 

 

  内容摘要:教师的激励性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效率高度相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相关度显著增加。激活学生的方法不是华丽的语言,而是言语内容之外的一切信息交流效果公式。心理学认为,以积极的态度看待学生,注意强调他们的长处,有选择地突出他们言行中的积极方面,从而使学生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激活学生  非语言行为 积极关注 好奇心  “而且”

  见过很多时候,教师苦口婆心地摆事实、讲道理,学生呢?麻木不仁的站着,无动于衷地呆着,仿佛在说着别人的事情。更有甚者,还恶语相向,使那些负责任的老师伤透了心。激活学生,还原他们活生生的人,赋予他们以真实的情感,真是个严肃的问题啊。

一、关于激活学生的意义

  有心理学家曾有这样一个课题《关于教师课堂激励性行为与学生学习效率的研究》:教师的激励性行为与学生的学习效率高度相关,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相关度显著增加。

激活学生对于学生而言有莫大的意义。同时,当教师面对一些没有生气的学生时,很容易产生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就是服毒,严重影响老师们的身心健康。据调查研究,持续生气半小时,一个肝脏就会损失一亿细胞!因而,激活学生对教师而言同样重要。

二、怎样才能激活学生

1、非语言行为

  信息交流效果公式认为:

  美国心理学家艾伯特·赫拉别认为:说了什么最不重要,重要的是怎么说。可见,言语内容之外的一切也很重要。请看下面表情图,你喜欢哪一个?第二个为布什的常规表情,据说经心理师设计之后的第一个表情为布什提升了80%的选票。

2、心理学方法

  假如学生处于“不配合”的心理状态中,一切的教育教学的方法都将失效。学生如果上课时总是呆呆地坐着,而我们又不能激发其动力,甚至会使局面更加难以处理。

  且看下面的例子:

  一个女生上课时正在玩头发,被老师发现,老师勃然大怒。

  “如果你把玩头发的时间用在学习上,学习早就上去了!

  “管得着吗你!”

  老师是在提醒学生学习,然而结果却是很背离初衷的。怎样才能使学生由衷地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而自发改正呢?

心理学方法一:积极关注是激活学生的前提。

  卡尔·罗杰斯曾有这样的名言:每一株小草都努力地朝向阳光。小草尚且如此,更何况是人。

  陶行知先生有个众所周知的教育案例。一个男生拿了砖头要砸一位同学,陶先生阻止了他并让男生到校长办公室。进去之后,陶校长先拿出了一块糖:我要表扬你,因为我一叫你,你就来了。接着又给他第二块糖:我让你不要打同学,你及时停下了。然后给他第三块糖:你很认真地在听我说话。这几句话说完,男生哭了:我错了。陶校长又赶紧发最重要的第四块糖了……智慧的老人,神奇的疗法,在于他以积极的态度强调学生的长处,有选择地突出他们言行中的积极方面,从而使学生拥有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

  如果仅仅将学生看做“木头”,把我们的观点强加给他。用外力小,无动于衷;用外力太大,“木头”会蹦地很高,高到无法控制,伤到我们自己。

  积极关注的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建立自我价值感,实现学生自发、自觉地教育效果。

心理学方法二:保持好奇心

对于学生存在的问题,不是总以先知先觉的圣人出现,不是直接地告诉学生你应该怎样,你不应该怎样。这样的结果对于学生而言都是老生常谈,学生的反应也会是平面的、应付的、敷衍的。其实对于滔滔不绝的讲话,学生没有听进去,没有听进去就意味着做无用功。

我们可以保持自己的好奇心,多问几个“你愿意和我谈谈你的考试吗?”多问几个“……是什么意思?” 多问几个“你是怎么做到的?”多说几个“你打算怎样把你的想法付之行动。”学生可以胜任,他们很清楚自己哪里做的不好,应该怎样做。

心理学方法三:神奇的“而且”

但是……

 

  表达接纳是改变的前提,接纳不等于完全接受。改变对方从“跟”开始,与他共勉。

  此外,教师的整个人,无论是外在的衣着、表情、言行,还是品行、内涵,都是远比书本更重要的教育工具。

  参考文献:

  冯特《论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东方出版社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人是教育的对象》科学出版社

返回

上一篇:2012年第四期

下一篇:2013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