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校刊

校刊

探寻有效策略,构建生本课堂

作者:admin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14-05-13 10:57:00

 

  关键词:留白 实用 类比 思考 评价 讨论

  传统的教学中,课堂教学常“以考促学”,以“应考”为目标,课堂上教师“满堂灌”,大部分学生在听“天书”,看“大戏”,结果常常会发现这样的现象,课堂上讲过的一模一样的习题,学生在考试中出现时仍然做不出来;老师在课堂上详细分析过的例题,学生在作业或测验中仍然谬误百出;老师尽管反复强调数学的意义,学生却仍然对数学不感兴趣或感到恐惧。教师把知识“抛”的越快,学生忘得越快,教得多并不意味着学的也多,有时教得少反而学得多,究其原因是学生缺乏对数学知识的主动建构和感悟过程。

  郭思乐教授认为:生本教育提出对课堂进行根本的改造,使之成为儿童自己的课堂。具体说来,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生本教育”就是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老师仅仅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指导者和引领者。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提倡简炼的粗线条设计,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空白,学生就会多一些自己探讨的经历和体会,多一些对知识的理解与提升,多一些与他人交流合作的机会和体验,多一些对思想方法的深思和顿悟,达到教与学的交互融合,展现课堂的生命活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们的教学要把课堂真正交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主动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获取者, 以精心设计的学生主体活动为形式,促使学生快乐高效地学习,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如何设计让全体学生都能投入学习的活动,就成了构建生本课堂第一个要思考的问题。设计教学活动,不在于活动本身设想得如何尽善尽美,相反,我们应该首先考虑的是,这个活动能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学、方便学,从而使全体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生本教育的一些尝试。

  一、作为教师,注重贴近生活的数学问题,体现数学的实用性。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生本教育指出生活的回归向儿童经验的回归,十分注重对书本意义多样化的了解,因此教学不再只是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而是课程创建与开发的过程,只有当教学材料与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相联系时数学才富有生命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认知基础,抓住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从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实例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投放一个好的“问题炸弹”,使学生真正“卷入”到学习活动中来。例如:在讲圆的新授课时,老师为同学们展示了一组植物根、茎的横截面和切片图。通过图片同学们惊讶地发现神奇的造物主竟然在植物身上画了这么多的圆,是偶然还是另有玄机?针对这个问题,大家各抒己见,并将自己在网上搜集到的资料进行交流,原来从几何角度去理解,周长相同时,圆的面积比其他任何形状都要大。因此圆形树干、树枝中导管和筛管的分布数量要比其他形状的多的多,这样,输送水分和养料的能力就要大;另外圆柱形的体积也比其他柱形的体积大,它具有很大的支撑力,它能强有力地支撑着树冠。圆形树干树枝被狂风吹打时,不论风卷着尘砂杂物从哪个方向来,都容易沿着圆面的切线方向掠过,受影响的只是极少部分。趁着学生对圆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然后再请大家观赏下一组生活图片。让学生们在发现圆的同时去分析圆的作用。面对实际问题,同学们都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也认识到了学习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个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乐于接受生活中的数学,自主探究同时使得学生的学习活动变得生动活泼、积极、富有个性。又如讲黄金分割这个概念时,以往教学时重在讲黄金分割的定义,而对于它在生活中的应用老师只是简单介绍,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黄金分割在生活中应用广泛。这次我让学生提前查找有关黄金分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资料,课堂上学生们通过小组内交流、补充,然后全班展示。孩子们查到的资料丰富多彩,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筑上的古埃及金字塔、巴黎圣母院、法国的埃菲尔铁塔等,一些名画、雕塑如维纳斯、蒙娜丽莎的画像、兵马俑等,小到工艺品、一片树叶、模特身材比例、高跟鞋的作用等,每个孩子都情绪激昂,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述以便补充,每个人都是一个信息源,每个学生都成为了一条传播信息的渠道,学生知识的获取不再限于教材和教师对教材的注解,而是多样的开放的,交流成为知识信息灌输、拓展的宽带网,课堂成为知识盛会。

  二、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运用类比的思想学习数学的意识。

  类比是提出问题并得出新发现的主要源泉,是科学研究最具普遍性的方法,在数学教学中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重要作用。学生习惯于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较为薄弱,因而将新知识作为载体,把类比思想渗透到数学知识的教学中,是使学生的思维习惯逐步由具体过渡到一般,由形象过渡到抽象的好时机,也是数学教学的任务之一。类比思维的认识依据是事物之间具有相似性。如在讲分式的四则运算时,可以类比小学学过的分数的四则运算,算理完全相同,学生容易接受。又如,分式方程的解法类比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它们在解法上基本相同,学生学习起来水到渠成。又如相似三角形的表示、性质、识别等类比全等三角形来进行,从特殊到一般的认知过程,符合认知规律。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类比一次函数的图像性质,学生容易想到从哪几个方面去分析、概括。

  三、相信学生、依靠学生,注重提出具有思考价值的问题。

  生本教育认为学习的核心是“感悟”,所以在课堂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能自学的内容就放手让学生自学,能尝试的题目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真正做到“问题让学生提、让学生议、让学生自己来解决”。教师设置的问题难度要适中,既不能设置太容易,学生不用过多思考动脑就能回答出来,也不能设置太难,使学生百思不得其解。根据前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要让学生“跳一跳把果子摘下来”。这就是说:要让学生经过思考、努力、交流合作基本上可以把问题解决。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把问题解决,更激发了他们探究、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例如在讲二次函数中abc的符号与图像的关系时,我直接给出一个坐标系内的二次函数图像,然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所有关于abc的信息。孩子们的展示让我很惊讶,他们把所有的性质都总结出来了,并且分析的非常透彻后来我又设置了同学之间互相出题目,可以画函数图像,让同伴答abc的性质,也可以出解析式,让对方画草图,并把本组认为最独特的一道题全班展示,孩子们在互相学习中把难点都解决了,对所学内容有了深刻的认识。又如,在上一次函数的复习课时,以往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和练习让学生对一次函数的性质进行全面的复习,感觉形式单调,学生理解不深刻,后来我把这节课设计成先让学生画出函数y=2x+1y= -x+2的图像,然后提出两个问题:(1)根据图像你能读到什么信息?(2)通过计算你又能得到什么信息?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后展示了增减性、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两个函数的交点坐标、两个函数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或四边形的面积、两个函数值大小关系等信息,孩子们思维非常活跃。“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因而在教学中要在思维的设疑中多留空白,这样既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大胆质疑,又可使每个学生产生成功感和自我满足感,从而引发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敢于大胆提问。

  四、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实现生本。

  良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课堂氛围是实现生本教育的关键。在课堂上,我们应强调教师与学生是互动的,让学生获得与教师平等对话的权力。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劳动、尊重学生的成绩。 如当老师发现学生做错时,可以问“你能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吗?”学生的知识解答有缺陷也不批评,只提醒,“你想想是这样的吗?你再听听其他同学的意见”,通过学生自己的反思,获得问题的答案。当学生提出质疑时,老师可以说“感谢你又让老师多了一份思考和挑战”。学生有了成绩,一定要及时表扬和肯定,“成绩”不仅仅是指考试的分数,更多的是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学生有了好的想法、好的见解都要表扬,用“你真不错,太棒了,这个主意很好等”话语来激励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同时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总之,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五、重视学生讨论与合作。

  传统的课堂讨论往往局限于局部的讨论,许多学生没有主动参与进来,只是陪客。而发言的学生很多时候都是比较浅显、浮于表面,没有深层的个性体验,思维发散的广度和深度都不够,这是因为我们平时不敢放手,没有给学生充分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过分强调教师的主体性,而导致学生思考不深入,没有碰撞出精彩的火花。在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我们目睹到的是“几乎天天有讨论,堂堂有讨论,人人进行讨论,只要是学习需要的,没有什么不可以讨论”。今后我们的课堂就是要努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每次讨论都让学生尽兴发挥;学生讨论的问题,不限于由教师提出,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是学生讨论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学生讨论积极性的激发者。只有这种课堂的讨论才回归了讨论本身的真实——人人参与讨论,也回归了生本教育的基本理念——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才使讨论这种形式成为真正发挥学生主体性的教学机制。在生本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为“差生”提供大量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能在合作学习中有所收获,使学习的积极性、学习的兴趣得以维持和增强。

  当然,这样的课堂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有待解决,尤其突出的是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学习热情怎样保持长久?课堂上给学生以足够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与教学进度的矛盾等,但是我们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去发挥去展示,老师要耐心等待,不要干涉他们,相信学生一定会给我们满意的表现。我们一定要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舞台,以最少的语言开启学生的智慧闸门,以适时的引导提升学生的潜能发展,就让老师的“无为”退隐,成就学生的有为展示吧!

 

 

返回

上一篇:2013年第四期

下一篇:2014年第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