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苛求人人成才,但必须个个成人
当前位置:首页>教师园地>教研空间>教学天地

教学天地

中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

作者:jiaoxuechu来源:四十中学更新时间:2017-10-28 23:53:38

中学教师如何开展教育科研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在新世纪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适应未来社会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而对教育提出的前所未有的新要求,。“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的振兴在于教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的工作在新的历史时期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传统的经验型的“教书匠”将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具有科研素质的“学者型”教师。

一、中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中小学的本职工作是教好书,管好学生、抓住升学率,搞科研是科研人员和大学教师的事,因此,他们的工作往往被囿于教学和班级管理之中。中学教师要不要参与教育科研,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意义又在什么地方?我认为,中学教育科研主要是在中学教育教学领域中开展的一种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活动,它为更高层次的教育教学实践提供新的理论、新知识和新经验。中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中学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也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我国教育改革新时代的需要。

首先,从教育教学的实践来看,中学的教育教学是极富创造性、学术性的活动,与科学研究有着必要的内在联系。教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除了依靠自身的教学经验、发挥教学技巧、注重教学方法外,还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开拓思维、丰富知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有将科研成果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并创造性地运用于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学内容更丰富多彩,学术思想更活跃,课讲得也更有特色、更生动。因此,中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次,从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来看,中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直接影响着教育教学质量。一方面,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结合教育教学实际,研究迫切需要解决的教育教学问题,积极进行教改实验,并用取得的成果去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会优化教育教学。另一方面,教师在开展教育科研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加强了教育理论的学习,有目的、有选择地接受了新的教育思想,并利用科研的迁移效应,迅速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实践证明,如果教师只凭教学经验和教学热情,没有强烈的科研意识,教学上就不会有新的突破和提高,因此,中学教师参加科研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

再次,从心理需求来看,中学教师参加教育科研是提高自身价值的需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教育上发生的许多新的热点、新的矛盾、新的困难势必呼唤教育通过科研去探索、去解决。

而现在的中学教师也确实不再只顾埋头教书了,他们进行科研、撰写论文、出版专著,以确定自己在中学界的学术地位,这是中学教师最高层次的精神需要。为此,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为教师创造成名成家的客观环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各中学纷纷出台“名师工程”,其中的一个原因,也是从教师自身的心理需求出发。

因为名师之所以能造成“名师效应”,不仅仅在于教育教学上的工作实绩,而且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教育科研成果在中学界的影响。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学教师参与教育科研,既是提高自身价值的需要,也是中学教改的必由之路。

二、教育科研知识和方法

有了教育科研意识,如何开展教研呢?这是我们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学习有关教育科研知识是必要的,老师们可以去看有关教育科研书籍,如《中小学教育科研基础》。下面介绍教育科研的有关知识。

1. 教育科研的分类方式

学校教育现象是千姿百态的,对它的研究也就多种多样,和其它事物一样,这多种多样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从而就着不同的教育科研类型。

从研究的范围分有宏观研究、中观研究、微观研究;从研究的时间分有历史研究、现状研究、预测研究和未来研究;从研究方法分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按更具体的方法有调查研究、实验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文献研究、行动研究等;从研究与实践间的距离分有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从研究目的是否改变现状分有描述研究和干预性研究。等等。

2.学校开展教育科研的有利条件及障碍

在认识到教师应该开展教育科研后,还要认识教师完全可以进行教育科研,以增强信心。中学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具有其有利条件:

首先,学校教师工作在教育第一线,了解教育教学实际,熟悉学生情况,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有切身体会,这是教育科研课题极其丰富的来源和基础。

其次,学校教育科研便于紧密结合实践。从确定课题、提出假设、制订计划等全部过程均可立足于实践。校园和课堂是检验教育理论的最理想的实验室。

第三,学校开展教育科研便于发动群众、组织队伍、集思广益。学校、科组、年级组都可以确定适合自己的研究课题,发挥集体智慧,这样有更大的成功把握。在学校这块教育科研的沃土上曾经成长了不少教育专家和教育实践与理论成果。如前苏联的苏霍姆林斯基。我国的斯霞、于漪、钱梦龙、魏书生等。

但是,开展教育科研对许多教师来说毕竟是一种新的要求,因而必然存在一些思想障碍。一是守旧心理,乐于凭老经验办事。多年来,老师怎么教学生,往往主要从自己的老师怎么教自己而来。一年复一年,一代复一代,好像也教出了几个得意门生,于是经验得到了强化。对于掌握其脾性的新东西便有意无意地拒之门外。二是惰性心理,觉得搞科研太费劲,还是按部就班省力气。旧的一套驾轻就熟,新的东西难免有风险,于是拎着新鞋走老路。三是神秘心理,把教育科研看作是高深莫测的事,是专家学者的工作,一般人可望而不可及。四是急躁心理,当好不容易开始搞科研,但又怀着急于出成果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因而容易陷入为图名声追求轰动效应而搞花架子的研究误区。此外,新的教师评介机制未建立,教育科研与教师的评优、职评、升工资等切身利益关系不大等等,这此都影响了教育科研的开展。

3.学校教育科研课题的来源

     1)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现存问题分析

      学校教育科研是直接为学校教育改革服务的,和教育实践密切结合,所以更多的是应用性和开发性研究。它在内容上更加强调教育改革和发展中现实存在的问题。如:

    从教育目标的提出的根本问题。从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总目标出发,可以提出一系列有价值的研究课题,如何实施素质教育问题,探讨素质教育要求下,教育、教学的运行系统,学校管理模式,人才的基本素质要求与培养途经等。

教育改革关注的热点问题。教育改革中的热点问题反映着教育改革面临的新情况,因而关系到教育能否继续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影响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如教师队伍建设与教师素质提高问题,学习困难学生的教育对策等。

教育实践中的弊端问题。针对弊端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摆脱困境,改变学校的被动局面,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如学生学习积极性问题,学生学业负担过重问题,学生素质发展片面问题,教学中存在的诸如重终端、轻过程;重教法、轻学法;重智力因素挖掘,轻非智力因素开发等等。

学校整体改革问题。如怎样形成办学特色问题等等。

加强教育研究的薄弱点,填补教育研究空白点问题。如德育中的劳动教育问题,公民教育问题,中学生青春期教育问题,中学生心理教育问题等等。

2)教育理论文献中的问题分析。

从文献分析中得到的课题可以有几大方面:一是前人或他人尚未涉足的空白区,它是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在这上面劳作,往往会给人们带来开拓性和创造性的成果。二是对前人或他人的理论、观点发生怀疑或产生不同见解,可以就此展开争鸣、争论,从而推动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三是可以通过比较分析各种研究的不同特点。综合概括其共同的观点,从不同的侧面的研究结果中提炼出更富综合性的结论。

3)从各级教育科研管理机构的课题指南中选题。

全国教育科研规划领导小组和各省、市教育科研领导机构每五年都会提出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指南。指南上的课题都是经有关专家反复考虑、讨论而确定的。它们都是对我国或当地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理论上或实践上重要意义的课题。

4.课题的选择和设计

课题选择,就是经过调查、论证、比较等来确定我们所要研究的问题。应该从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中选择自己较为熟悉又是最重要的问题进行研究,确定研究方向和大致范围。一般要根据自己的条件,结合自己的教学,选择较小的课题进行研究。

课题设计,在课题选定以后,按照有关的科学研究原则,运用有关科学研究方法,根据研究主体和对象具体情况,将课题制作为可执行的具体方案。

(1)选择和设计课题的重要意义。

A、教育科研始于选题。许多科学研究都认同这样一种说法:正确的选题是成功研究的一半,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旧的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可见选题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是多么重要。

课题要新颖,与当前研究的氛围相适应,符合时代要求。选择题目的前提是要有问题,只有在众多的问题中才能对问题进行选择,因此,善于发现问题是正确选题的第一步。

B、选题影响着教育科研的水平和方向

同一课题如果太多人选题就容易撞车,就可能被淘汰,换个角度看同一问题容易获得成功。选题与研究成果水平之间的关系在于,有了一个好的选题并不意味着就一定会产生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但一个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却一定是一个好的选题。

C、选题是教育科研工作的基本功

D、设计课题是选题的深化和具体化

课题设计是否合理是研究成功的保证。只有对课题进行认真设计,这样才能可能使选题转化为可供指导的方案。在这方案中,研究者原来存在于头脑中的选题深化为研究成果的大致框架,具体化为研究由选题到成果的完成过程及完成选题所需的实验、调查等等。

2)课题选择和设计的主要原则

A、科学性原则。必须符合已经为人们所认识到的教育规律,都应该建立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B、创新性原则。如果说科学性原则是教育科研选题和设计的生命的话,那么创新性原则便可以称为教育科研选题的灵魂。

C、价值性原则。指在选择课题时必须考虑这个课题是否值得研究。

D、可行性原则。包括客观条件、主观条件和时机问题。

E、延伸性原则。对于一个有志于教育工作的教师来说,从开始研究就要考虑形成自己的研究方向。即可持续发展问题。

F、扩展性原则。如果说延伸性原则强调的是科研选题的纵向深化的话,那么,扩展性则是强调科研选题的横向发展。

选题中通常存在的问题。如涉及的范围太大、选题太小、研究的内容和目标不清楚、经验感想、成绩总结之类的东西等等。

5.教育科研的方法和步骤

中小学教育科研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性质和以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为主的任务,决定了中小学教育科研应以行动研究为主。

所谓行动研究,就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的研究。行动研究讲求理论与实际问题解决的结合,这正体现了理论实践沟通的性质。行动研究的主体一般认为是专家和实际工作者,是二者的合作,而以实际工作者为主要行动者,这也正体现了实际工作者开展教育科研的特点。行动研究从本质上讲,就是要创造性运用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所以行动研究法与中学教育实际工作者研究的性质是统一的。下面通过案例来说明行动研究的方法和步骤:

某学校初三化学课的黄老师,自开学以来,经过二次测验后,发现班上学习效果不佳,因此他运用行动研究法来了解问题所在,并改善学生学习情况。其步骤如下:

1)发现问题——黄老师发现其班上学生两次测验下来,化学成绩表现不佳,因此想从研究中了解问题,并加以解决。

2)确定问题——他开始分析有关影响学习效果的因素,请教本年级其他化学老师,并经仔细观察,确定了“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为最重要的问题。

3)文献探讨——确定研究主题后,便开始深入和广泛地搜集与提高学生兴趣有关的文献。

4)拟定计划——根据文献及问题分析,黄老师决定以调查研究法来进行对班上学习兴趣的研究。他想自编一套评价学生的“初中化学兴趣量表”。

5)搜集资料——黄老师根据研究设计,对其学生进行测验,最后资料进一步分析,发现学生化学学习兴趣低的原因,主要是化学课缺乏实验、讨论、教师满堂灌太多,化学课外读物太少,同时作业量也太多,根本无法完成。

6)设立假设——根据研究成果,黄老师乃推行行动假设——变教师演示实验为边讲边实验,增加探索性实验,提供课外读物,用引导探究法教学,适当减少作业量的布置。

7)实施行动方案——根据假设,黄老师开始进行新的化学教学活动。

8)评鉴实施结果——实施新教学活动后,再实施测验,以了解实施的成效是否有改进。

9)修正方案与再实施——如果评鉴结果有效,则继续原实施的行动方案,否则必须再分析与诊断产生问题的原因,以修正行动方案。

 

 

返回

上一篇:中小学教师如何进行课题研究?

下一篇:中学政治学科研究课题选择的一般步骤